有了第一套住房的職場高級白領,不僅要為下一步買車做準備,還得為換大房、生BB、贍養父母等做準備,那么該如何提前做好理財規劃呢?專業人士認為應該從個人資產管理、壽險及養老險完善等三個方面入手,提前做好理財計劃。
【讀者來信】
理財師您好!
我今年27歲,本科學歷,在某軟件公司從事軟件工程設計工作,月平均收入14000元;我太太今年25歲,本科學歷,月均收入4000元。我的父母在農村,無退休養老保障,岳父母均有退休金和醫療保障,雙方父母均身體健康,短期內無須照顧。
家庭現有銀行存款20000元,基金市值30000元,股票市值250000元,2006年在南海購買75平方米的房產,成本價38萬元,目前市值51萬元,房款已付清。家庭月生活總開銷為4000元。
夫妻倆所在單位均有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公司還幫我購買了保額10萬元的意外傷害保險。夫妻倆購買了定期壽險,保額20萬元,每年各繳費300元。
今年年底前,我們計劃買一輛價值為10萬元左右的波羅汽車, 2010年準備生小孩,5年后準備換一間12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退休后希望每月有相當于目前3000元的生活費用。我們不打算考慮投資認股權證、金融期貨等高風險產品。
請問我們該如何準備育兒和贍養父母的資金以及制定比較穩健的退休保健計劃?我們該如何打理資產才是比較合理,且能保持快速增值? 禪城市民張先生
【理財師回復】
從張先生目前的財務狀況來看,收入水平較高,家庭收入來源搭配合理,但家庭風險保障不足,家庭成員保額相對偏低,家庭保障及應對突發風險的能力不足。金融資產中有83%均投資于風險較高的股票,影響安全性及流動性。
■理財建議
建議張先生在預留一定家庭儲備應急金的情況下,可對資產進行如下處理。
一、儲備30000元家庭應急備用金,并將股票基金合理配置。保留5000元現金存款,建議申領具備消費信貸、預借現金功能的貸記卡。在30萬元生息資產中,25萬元投資股票風險太大,建議留50000元投資一只具有成長性的業績優良的藍籌股,剩下的20萬元投資股票基金。
二、完善保險規劃。張先生壽險保額明顯不足,通過生命價值法測算,張先生工作到60歲還有45萬元的壽險缺口,張太太工作到50歲還有20萬元的壽險缺口。建議張先生增加定期壽險40萬元,年增加保費600元,另外增加附加住院醫療險,保額10000元,年繳保費800元。張太太需增加定期壽險20萬元,年增加保費300元。
三、買車換房計劃。目前波羅汽車價格約為10萬元,建議張先生做汽車貸款,首付四成,貸款3年,以貸款年利率6%計算,12月底從存款和基金提出4萬元做首期,月供1825元。佛山目前樓價每平方米約6000元,建議陳先生購買期房時支付20萬元首期(含公積金賬戶余額4萬元),同時進行20萬元的公積金貸款和20萬元的商業按揭貸款,期限20年。
四、育兒及退休規劃。預計從張太太懷孕到生產,再到小孩6歲學前教育培養費,所需費用至少要25萬元。如果夫妻兩人退休后所需固定生活支出為3500元,則年固定支出為42000元,經計算,到張先生60歲時需準備養老金258萬元。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