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浙江商人的投資策略 |
發布日期:2007-7-2 9:46: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理財顧問: 招商銀行杭州分行財富管理中心理財師阮肖林 理財格言: 專業、專注、誠信、創新 理財案例 我是三口之家,本人40歲,太太37歲,小孩10歲,現我們與父母同住。我有一家公司,個人年收入約200萬元,太太是某上市公司中層,年收入約10萬元。雙方都有商業保險、大病保險及社保,月平均開銷1萬元,每年全家去境外旅行兩次,花費約18萬元。現有自住別墅一套(約350萬元),自備用車三輛(120萬元),車庫三間(約45萬元),另有市區商鋪五間(自用),市區商品房四套(共350方,現已出租),投資證券市場800萬(股票及基金),還有國債20萬(2008年到期),銀行理財產品50萬元,以上金融產品每年的保守收入在450萬元。 我現在問題是,因為所有的不動產均無按揭,所以我打算將其中的一部分做抵押,投資基金市場,請問是否可行?還有我目前的理財方法及投資渠道是否合理?因為目前是將所有的財產投入了國內的房地產及證券市場,比較單一,是否應該接受一些大型的國際投行的建議,將部分資產轉移到海外的金融市場,以形成多樣化,從而規避目前理財產品的同質化而可能帶來的風險? 家庭財務及理財分析 一、先生事業有成,事業正處成長期,家庭資產豐厚,總資產達2235萬元,無任何負債,具有基本保險和商業保險,年節余350萬元左右,今后的家庭生活和孩子的教育資金應無憂,具有很強的風險承受能力。 二、先生金融投資意識強、理財目標明確。但投資的主要品種和結構應進一步優化,房產投資占整個風險投資的一半,由于房產投資無負債,在作好風險評估基礎上可以進一步利用房產抵押融資再投資以提高收益。國債的投資收益明顯偏低,理財產品也應調整到其他投資產品中去,對股票和基金的投資應作結構性優化,逐步減少直接股票投資。 理財建議 一、盤活房產,再融資進行基金投資。利用房產抵押再融資進行基金投資看似風險很大,其實不然。因為你們家庭年收入達350萬以上,如房產抵押550萬完全可以承受,就好比如用貸款買房每月付按揭,家庭每年的節余資金再去投資而不去提前還貸款一樣。主要考慮的是再投資的收益風險度與貸款利息支出的杠桿效益。 建議將四套商品房和商鋪進行抵押,辦理隨借隨還,綜合授信,約可貸545萬元,一年的利息為35.8萬元,如用于股票型基金投資,每年樂觀估計有109萬元收益,除去貸款利息可凈收益73.2萬。整個投資收益率為13.43%,但最重要的是選擇基金品種和購買時機,并隨時關注證券市場變化。 另外,先生是事業成功人士,可將資金集中起來,平時主要在一家銀行存管個人資產,從而成為這家銀行的鉆石級貴賓客戶,在享受一系列貴客服務外,提高了自己的信用度,可以申請貸款利率優惠,一般可以比基準利率下浮5-10%,這就可節省投資成本。 二、合理組合投資,規避系統性風險。投資組合的相關性越低,風險系數就越小,先生有多元化的投資意識并有意向進行海外的金融投資,思路是正確的,但目前世界上新興成長國家主要是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其中我國是發展最強勁的國家。應該更看好我國的市場,因為我們更熟悉這個市場,但可以考慮用不同的品種來降低資產的相關性以避免風險,可以考慮如下投資: 1、投資黃金。俗話說"亂世古董,盛事黃金",而黃金從長期看,現處于升值期,因此可考慮購買部分實物黃金如高賽爾黃金。 2、購買QDII產品,間接投資海外市場。當前QDII產品可投資海外證券股票,目前只開放香港市場,可以將國債、理財產品的資金用于購買QDII產品。 3、投資藝術品、收藏品。從現有藝術品收藏市場發展態勢看,如投資得當,此類投資收益率--特別是名人書畫等藝術品的投資收益率,往往較為理想。無論從投資角度,還是陶冶情操角度考慮,建議多與藝術品鑒定專家溝通,未來2-3年,可適當增加投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