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策劃是目前的熱點話題,尤其是隨著證券市場的火爆,各式各樣的投資理財話題充滿報刊版面。如何為自己理好財,使自己的財富達到最大化,實現財務自由,相信大家都在躍躍欲試。
理財針對的是人的一生而不是某一階段,它包括個人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的資產、負債分析,現金流量預算和管理、個人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投資目標確立與實現,職業生涯規劃,子女養育及教育規劃,居住規劃,個人稅務籌劃及遺產規劃等各個方面,涉及現有及未來的財務資源,最終目的是達到財務自由。為自己做好理財策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根據自身現有的資源以及合理預期的將來收入,確定自己所要達成的理財目標是進行理財策劃的第一步工作。理財目標必須具有可以用貨幣精確計量及有實現的時間這兩個特征,例如5年購買一套30萬元的房子。理財目標可能會有多個,例如購車、育兒、養老等。在多個理財目標之間進行合理的資源分配,有利于理財目標的順利達成。一般來說,對于養老等長期目標,如果優先配置現有資產,將取得最佳的復利增值效果;如果預期將來收入有較好的提升,也可以將現有資產配置在中短期目標上,長期目標以將來提升的收入來增加投資實現。
合理設置資產負債比例,增加財務風險防范構建起安全的財務體系是理財策劃的基本要求。就猶如一艘在大海里航行的船,安全航運是最基本的要求,優先考慮的不是它能多快到達目的地,而是如何保障船能平穩航運不至于翻船。不舉超過償還能力的債務,保留好家庭應急預備金,購買人身及家庭財產保險,是保障家庭財務平穩運行的可采取措施。
進行配置資產長期投資是達成理財目標的主要方法。在確定了理財目標之后,需要構建一個投資組合來實現目標。即把現在的資產及將來的收入投資在不同的實物資產或金融工具上,以及同種實物資產或金融工具的不同個別產品上,以實現特定風險基礎上設定的收益水平,或在特定的收益水平上盡量降低風險。這就是目前廣受投資專家們推崇的觀念和作法--資產配置。單一投資工具很難滿足個人對資產流動性、收益性及風險承受能力等方面的需求。據統計,影響投資績效的原因中,資產配置占了85%--95%,選擇投資時機和選擇具體的投資品種所占的比重非常小。理財是一生的財務管理過程,注重的是長期的平穩收益,穩定性往往比高報酬更能保障理財目標的順利實現。
對理財方案進行跟蹤調整是理財目標實現的必要保障。任何制訂好的理財方案都不可能是一勞永逸的,在遇到諸如成家、生子、失業、遺產繼承等家庭重大變更事項或者經濟進入新一輪的運行周期時,需要對原訂的理財方案進行相應的調整。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變化對原訂的方案不斷進行動態調整和修正,才能確保理財目標的順利實現。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理財注重的是長期的策略性安排,而不應是短期內隨意改變方案或放棄原來制定的目標或方案,頻頻變動原訂的方案也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