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林崢)今年以來,由于低價股、績差股、重組股、小盤股短期漲幅驚人,列漲幅榜前10名的股票中,竟沒有一只是基金重倉股,而且大部分未被基金列入選股池。
前四大牛股全為ST股
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列漲幅榜前10名的股票中,沒有一只是基金重倉股,大部分未被基金列入選股池。
4月份以來的十大牛股中,以110.56%的漲幅排名第9的亞泰集團,由于擁有券商題材概念,進入基金重倉股行列。
雖然銀豐基金去年底持有898.71萬股,但是,所有基金持股比重僅占其流通股總數的1.61%。
據悉,今年以來的最大牛股是以11.14倍漲幅奪冠的ST仁和,原名為ST九化。由于仁和藥業的入市,其股價最新收盤價為13.03元,而在2006年5月8日被暫停上市時,股價僅1.38元。漲幅達917.25%的ST長控成為亞軍。在去年12月20日,其股價仍為7.16元,停牌三個月后,由于浪莎的成功入市,在本月13日復牌時最高漲至85元,并成為4月份漲幅最大的股票。
而ST一投和ST合金分別列本月漲幅榜的第三位和第四位,漲幅分別高達269.26%和117.97%。
今年以來進入漲幅榜前列的,還有都市股份、S前鋒等券商概念股,炒作題材大多是資產注入。
“錯失績差股不是憾事”
華寶興業基金統計,在第一季度261只股價翻番的股票中,78%的股票初始股價在5元以下,而且,這些股票集中在中小盤股,平均個股市值僅32億元,僅相當于市場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反觀下跌的股票,主要是指數權重股。
不過,作為理性投資者的基金并不認為錯失這些績差股是遺憾的事。多數基金管理者在第二季度投資策略報告中提到市場熱點會慢慢轉化,隨著市場風險的加大,資金的重點會漸漸轉向較安全的大盤藍籌股,從而推動績優藍籌股走強。那些排除雜亂熱點干擾,具備良好成長性的績優股,嚴格做好風險控制的基金在未來將會逐漸勝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