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影響基金“生錢” |
發布日期:2007-4-10 7:52: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箱長說:最近有好幾位市民向箱長打聽,為什么有時候股市連續上漲,自己手中基金的凈值增長腳步卻遲緩,而有時候股市震蕩,基金凈值反而表現亮麗?
不少市民問,到底是什么因素左右著基金回報呢?請看--
基金規模:過大過小都不佳
過去,基金規模并被投資者重視。對不少人來說,基金規模似乎是基金公司的事,自己只要選定基金類型,就沒啥大問題。但是,越來越多的統計發現,基金規模的影響力正在加大。
最近新發行的新基金,規模都比較平均,都以"100億"作為標尺。但是2006年發行的基金,有的只有兩三億的規模,有的則是400億的"巨無霸"。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規模處在兩端的基金,業績明顯不如規模適中的基金。統計顯示,2006年凈值增長率靠前的股票型基金以兩種規模的基金為主,一種是30億左右的基金,比如景順長城內需增長、上投摩根阿爾法、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基金,這幾只基金的平均資產規模都在26億到30億之間。
另外一類是平均資產規模在15億左右的基金,比如華夏大盤精選、匯添富優勢精選、易方達積極成長等。
業內人士說,基金規模考驗的是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人才儲備情況和投資研究能力。如果一味地追求大規模可能會對基金的業績造成一定損害。而基金過于迷你,則容易被贖回潮沖垮。
基金經理:姜未必老的辣
眼下基金銷售火爆,各家基金公司大力開展營銷,業績出色的基金公司的知名度迅速提高。相比之下,市場對基金經理的介紹還不是很多。不少市民已經買了基金,還弄不清自己的基金經理是何方神圣。
華安基金的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基金公司有一批人,專門選擇股票組成一個股票池,基金經理的工作是從股票池中精選出股票。
基金經理對基金業績的影響有多大,要視不同類型的基金而定。如果是管理一只指數型基金,基金經理的職責主要是盡可能減少誤差,工作內容偏向于技術性,對基金業績可以貢獻的程度較小。
而管理一只成長型基金,需要挑選成長型股票,基金經理的眼光得比較"毒"了。這時,基金經理對基金業績貢獻度比較大。
所以,投資者要根據基金的類型來確定基金經理的影響程度。
另一方面,資深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并不一定優于資歷較淺者。經驗的重要與否,也和這位基金經理所管理的基金類型有很大關系。一般說來,基金經理的經驗多寡對于成長型基金的業績表現有顯著影響,經驗越豐富者,表現越佳。
還有,多數專家認為,多經理制優于單經理制,采用雙經理制度有利于基金的長期穩定性。
投資風格:不同風格不同風光
一般說來,業界習慣把基金分為這么幾個類型:積極進取型、穩健成長型、平衡型、指數型、優化指數型、中小企業成長型、資產重組型、科技型等。
市民在購買基金之前,要仔細研究基金契約,特別是其中對投資目標、投資范圍的規定,基金契約也會對基金自身的類型進行定位。
同一個股市,不同類型和風格的基金,業績差別很大。
因為投資風格體現的是基金對市場的判斷。基金對市場的主觀認識越符合市場的客觀實際,它的投資策略就越有成效,基金的業績自然也就越好。
另外,基金公司的創新成果也是衡量基金公司是否在投資方面積極努力的參考因素。
一家基金公司敢不敢吃螃蟹,螃蟹吃得好不好,都是基金公司上進心的側面反映。比如,近來風光無限的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就是華夏基金推出第一只ETF基金。
當然,以上影響基金業績的因素并不是絕對的。市民投資之前,還是要綜合起來,細細斟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