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一生,為什么有人會走向富有,有人卻走向貧窮?以下這則億萬富豪的故事與調查結果,為您解開富貴基因之謎。 年關將近的某日傍晚,來到王姓股市大戶位于大安區的住家(編按:受訪者不愿暴露真名,以下皆稱王先生),這棟五層樓公寓,王先生的住家就占了三個樓層,市價至少二、三千萬元。他最近就要搬進每戶總價五、六千萬元以上的"元大花園廣場"。 對身價十億元以上的王先生而言,住進豪宅似乎理所當然,但是如果把時間拉回他三十八歲的那年,他足足負債三百萬元,曾經為了還債,一天兼三個差,清晨四點就起床送羊奶,一路被狗追。對照今日的財富,讓人驚訝于他是如何致富? 真實個案由貧轉富成功 今年五十二歲的王先生,年輕時候是個典型會走向貧窮的人,當時收入不高,卻一點也不會節制花費,經常和朋友到處吃喝玩樂,結婚的時候,早已負債累累,當時每個月薪水才二、三萬臺幣,既要養老婆小孩,又得還債,生活過得苦哈哈。 為錢所逼,他清晨送羊奶、接著到朋友的工廠幫忙,下午則到郵局上班,每天三個工作。為了還債,他拜師學做魯肉飯和鼎邊銼,租下一個店面做生意,但是每個月收入扣除店租,根本入不敷出。最后只好把店面收起來。但他不愿就此放棄,內心一股想要致富的企圖心促使他不斷前進。 "哪邊錢多,就往哪邊鉆!"臺北商專畢業的他,想到學校老師所說的這句話。股市錢最多,于是賣掉位于臺北市重慶北路的老家,搬到臺北縣樹林,以160萬元進軍股市。 投資初期他摸索多時,還記得第一次進場買股票,當時股市八千多點,買了之后不漲不跌,后來手上的股票連跌三天停板,第三天以跌停板賣出,結果收漲停板,從這次買賣經驗,他發現自己根本不會操作股票。 他決定開始學習,首先他廣泛收集相關產業信息,同時也研讀操作股票的書籍。對他影響最大的是"股市絕學"這本書,他看完后還循線去拜會作者東山先生,當面向他請益。此外,平常只要有空就去聽有關投資股市的課程和演講;由于當年股市都是現場買賣,沒有計算機,他還學著自個兒畫分時走勢圖。 從一開始就嚴格執行停損,是他不敗的秘訣。"個性果決、停損果決!"他強調,不要怕賣錯,一旦賣錯,還有很多股票可選,王先生說:"我根本賠不起。"所以只要賠錢的股票,他就殺掉,然后把書上所學到的理論,在盤中應驗,逐步摸索出心得,他選擇操作強勢的主流股、股票買了不漲的就跑,有突破K線的就買;走弱開平盤的就賣掉。 后來,他靠著金融股大漲,賺進四、五千萬,先前欠下的債務早已還清,更有本錢可以投資。那年股市狂跌,重挫到四千點,股市整整半年都不動,"我看差不多了,就進場大買"那一波用四千萬操作,還做融資,他透露,當時一個月賺進一億,財富就這么滾滾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