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2月18日消息:基金的賺錢效應正引發一輪投資狂潮——新基金發行熱火朝天,百億基金爭相面世。與此同時,老基金也變著花樣將凈值降到1元附近搞持續營銷。 12月14日,廣發小盤成長基金則選擇了用大比例分紅的方式實現“凈值歸一”,每10份派發了8元的紅包;12月15日,下華安寶利配置基金實行2006年內的第3次分紅,每份分紅0.93元,再創國內基金單次單位分紅紀錄……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周來,就有包括嘉實、南方、廣發、華安等40多只基金推出大比例分紅方案,累計分紅資金將近100億元。 去年以來,大盤大幅上漲,基金凈值也水漲船高。不少基金早早就突破了2元凈值。由于目前部分投資者存在“恐高”心理,許多老基金通過大比例分紅將凈值“降”到1元附近,以吸引新的投資者。 把凈值打到1元錢,然后再發行,建倉,就相當于做出了一只新基金。這只基金既有老基金的業績做支撐,又不用像新基金需要產品設計、報批的時間。老基金紛紛高位跳水,“基民”不免煩惱起來:同樣是1元,究竟是買新基金還是買老基金,買分拆的基金還是買分紅的基金,還真費思量。 事實上,同在1元起跑線上的老基金與新基金,惟一的不同便是是否持有股票倉位,投資理論也因此變得簡單:在持續的牛市行情中,新基金需要從零開始建倉,而老基金卻可以從容地持股待漲。 理財專家表示,“牛市看老,熊市看新”,在持續走高的市場中,“凈值歸一”老基金比新基金更具優勢。凈值高的基金一般反映了投資管理人的投資水平。更重要的是,在后市看漲的情況下,由于老基金有現成的資產配置,能夠直接獲得上漲收益,而且老基金在前面的運行中,已經可見運行風格和收益情況,風險相對較低。而新基金則必須在持續走高的市場環境下緩慢建倉,逐漸熱身,不僅建倉成本高,而且容易錯過突如其來的市場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