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現在的報紙,經常會看到“理財熱”三個字跳出來,顯示如今理財品種的豐富和市民對于理財需求的渴望。
這是好現象。中國社會在過去幾年中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許多人變“富”了。作為一直從事金融行業的人士,看著大伙兒變富了,但是“理富”或“理財”卻一直跟不上來。現在,大多數的家庭想的,絕大多數只是“多賺”一些錢,卻很少想到,現在的財富怎樣才可以在未來“變多”一點,使得五年、十年以后可享受更優質的生活呢?
所有的人,沒有不想改善生活或生財致富的,也有很多的專家提供教大家如何迅速致富的書,然而有時候不少人反而感覺無所適從。
要致富,最關鍵的要素,必須要累積“原始資本”,也就是俗稱的第一桶金。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很多人卻還不太清楚,1萬元變成100萬元,和100萬元變成199萬元,同樣是增加99萬元,其中的難度是完全不同的。由1萬元變成100萬元,在五年內至少每年要增長1.5倍才可達成;但反過來看,如果你有100萬元,每年只要賺14.8%,五年后即可增至199萬元。
當然,許多人可能經歷過上海認股權證翻番和前幾年房市上漲的幸福時光,會覺得第一桶金來得比較容易。但是,這只是絕大多數人可遇不可求的個案而已,歷史重復的幾率實在太少。
所以,在累積第一桶金時,所有的專家都一致指出——“節儉是關鍵”。因為一般人在開始工作時,都沒有什么錢,但誰比較節儉,誰累積財富的速度就會比別人快;但另一方面,因為你重視,所以也養成一些“精明的習慣”,例如打折時買好東西,或哪些穩定收益的品種回報多一點等等。第二個重要項目是“做好本業”。一個人如果在自己的專業不斷地耕耘努力,不論職位、薪水、獎金、認股權、自己的小生意等,都會有很高的成長率,也是最可以掌握的第一桶金的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