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外幣理財到基金、股票和期貨,諸多的理財通道都使盡渾身解數招攬投資者,但普通投資者往往因為知識匱乏而對金融理財望而卻步。近期筆者走訪農行等幾家
銀行發現,其實利用好銀行這一金融通道,即便是如存款這樣的銀行最傳統的業務也可以達到良好理財的效果。
在老百姓看來,把錢存在銀行是最
保險、最便捷的理財方式,因為不但不影響使用,而且還有少許利息收入。存款常用的似乎只有定、活期兩種。其實,儲蓄的方法
有多種,在方便與核算之間存在第三條道路。
等額階梯法。選擇相同金額不同存期的定期儲蓄。將10萬元中一萬元存為三個月以備不時之需。余下的九萬元,可分別用三萬元開設半年、一年期、二年期的定期儲蓄存單各一份。既能及時適應儲蓄利率的調整,又可獲取較高利息。
12張存單法。每月存入相同金額,相同期限的存款。此法不僅有利于積累財富,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儲蓄的靈活性。一旦急需,可支取到期或近期的存單,減少利息損失。
等期階梯法。如果持有1.5萬元,可分別存成多張相同期限的定期存單,每張金額應注意呈梯形狀,以適應急需時不同的數額,即將1.5萬元分別存成1000元、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共五張一年期定期存單。此法可避免為急需小額存款而提前支取大額存單的現象,減少不必要的利息損失。
組合存儲法。這是一種存本取息與零存整取相組合的儲蓄方法。可先存入存本取息儲蓄戶,在第一個取息日,用取出的利息開設一個零存整取儲蓄戶,然后將每月的利息存入零存整取儲蓄。這樣,不僅可以得到存本取息儲蓄利息,而且其利息在存入零存整取儲蓄后又獲得了利息。
約定轉存法。銀行有綜合理財卡,投資者可約定一個額度,當卡余額扣除預留金額下限后達到約定轉存的額度時,會自動轉存為定期存款。使投資者既不用到銀行柜臺辦理逐筆轉存業務,還可得到更多的利息收入。
那么,如何增加活期存款利息收益呢?據了解,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72%,還要扣20%利息稅。此時個人通知存款是不錯的選擇,它的最低起存額為五萬元,按存款人提前通知的期限長短分為一天、七天通知存款兩個品種。它不僅可提高利息收入,取款同樣靈活方便,還可以分期取款,只要支取后剩下的金額高于五萬元,其余部分仍然按照通知存款的利率計息。投資者在存款時不約定存期,支取時需提前通知銀行,約定支取日期和金額即可。
目前一天通知存款利率為1.08%,七天通知存款利率為1.62%,在取款前只是多了提前通知銀行一下,利率卻是活期的數倍。比如,投資者將10萬元存入一個月的活期存款,扣除利息稅,只能得到48元的利息,如果改為七天通知存款,卻能得到利息108元,利息收益是活期的2.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