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落三起難解珠寶情結 |
發布日期:2006-11-24 19:56: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琴臺路有一家珠寶店,因貨真價實吸引了很多回頭客。它的主人——成都理工大學退休副教授、寶石評估專家要全泰,在寶石經營中幾度浮沉,而他一次次東山再起的故事,再次印證了那條古人經商之道——以義取利。
成都任教結緣藍寶石
1972年,成都地質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前身)因復課急需大批教師,畢業于北京地質學院的要全泰舉家遷至成都并扎下了根。
1988年,要全泰經學校同意,在任教之余為一家電力電子設備廠做科技顧問,從那時起,一直不怎么問世事的要全泰與社會的接觸聯系變得廣泛起來。
1988年,山東濰坊發現了藍寶石,碰巧,發現者的兒子正在成都地質學院讀書。聽說要全泰是學地質出身,又有一定的社會關系,這位發現者找到了他,將一包藍寶石委托他銷售,講定價格為1萬元,多余部分算是他的利潤。
幾個月后,要全泰將這包寶石全部賣掉,不想委托者卻食言了。對此,要全泰沒有過多計較。
緬甸淘金兵敗高黎貢山
1992年,曾在云南當知青的一位朋友找到要全泰,講緬甸克欽地區邊防政府想請中國人到當地淘金,以籌錢改善那里的交通。經不住朋友再三“游說”,要全泰終于決定到緬甸試試。
要全泰從朋友那里以24%的年息借了6萬元,到北京買了10臺手搖淘金機和兩臺高壓水泵,同那個知青朋友一起,招聘了多名工人,踏上了淘金之路。在高黎貢山原始無人區披荊斬棘4天、吃了十幾頓鹽拌飯后,要全泰的隊伍終于到了一個叫三叉河的地方,帶著夢想開始了單調而又吃力的淘金生活。
可是“地不遂人愿”,30多人淘了半個月后,所得黃金僅有五六克。想到長此下去,虧損將更大,要全泰和朋友商量后決定“撤漂”。帶著一臺尚未開封的水泵和干糧,一行人又“連滾帶爬”地翻過高黎貢山,回到云南邊境。最后,在當地一位新結識的林場老板的幫助下,以半價將水泵脫手,才給每個工人發了點工錢,自己身上也僅留下50元回家的路費。
淘金之旅帶給要全泰的不是一砣砣耀眼的黃金,而是高息借來的一屁股債。
丟失鉆石折戟二仙庵
被債務壓得焦頭爛額的要全泰再次將目光轉向了藍寶石。
1993年春節過后,要全泰帶著借來的6000元錢去山東昌樂。他在那里有不小的知名度,受到了高規格的接待。此行,要全泰憑著自己的名聲和信譽,以6000元從山東最大的藍寶石廠帶回了四五萬元的貨。“那時候根本不知道做生意,因自己較忙,只好請辦公室一些搞行政工作的女同事幫忙銷售。寶石賣價也只是在成本價上加10%的利潤,因為質量較好,剛開始銷路還不錯。但后來因沒時間管理,只好有一搭沒一搭地做。”即使這樣,一年過后,要全泰還是還清了淘金所欠的債務。
時間一晃到了1996年,要全泰在德陽一家百貨商店租賃柜臺,賣起了寶石和首飾。因生意太秋,他將柜臺搬到了成都文化公園內的二仙庵,第一個在成都做起了紅寶石生意。
那時候,東北瓦房店一個做鉆石生意的經理力勸要全泰做鉆石生意,并在要全泰的店里放了一包價值5萬多元的鉆石代銷。一天,要全泰忙于向顧客介紹寶石,有人竟將5萬多元的鉆石全部“順手牽羊”。
上當受騙廣漢又翻船
鉆石丟了要賠,要全泰的生意做不下去了。他只好到朋友開的一家珠寶店當經理。
1999年,在深圳幾位朋友的幫助下,要全泰再次做起珠寶生意:在春熙路第一百貨商場租了個柜臺,銷售從朋友那里賒銷來的珠寶首飾。
一年之后,一百關門了,要全泰到處找經營場地,適逢廣漢一家珠寶店到處招商,要全泰決定到廣漢“發展”。這一次,要全泰又沒有逃脫厄運。2000年9月,要全泰鋪在廣漢20多萬元的貨,除賣掉幾萬元外,剩下的全部被店老板席卷而逃。報案后,要全泰到店老板家門口等了3天3夜,還是空手而歸。
屢敗屢戰琴臺路翻身
一次又一次的商海翻船,使要全泰領教了做生意的艱險,一度動了“歸隱”的念頭,一些朋友也勸他干脆憑自己的學識搞咨詢工作,但他心中那個珠寶之結還是沒解開,干脆到琴臺路的珍寶閣當起了經理。
在珍寶閣呆了1年半,因自己的經營理念和老板不合,要全泰辭職走人。這時,珍寶閣對面一家小飯館經營不善,要全泰將其租了下來。深圳的幾位朋友再次伸出援助之手。2002年4月,要全泰的珠寶店在琴臺路上正式開張,除經營玉器外,他又引進了其他品種的珠寶首飾。吸取了教訓的要全泰現在做生意穩重多了,到目前為止,他的珠寶店經營還不錯。“人生在世總要做點事。現在,我最重要的事就是將這個店做好、做精。”
記者手記
商海中幾次失手,又一次次起死回生,要全泰憑的是什么?采訪中,他謙遜地說:我有點珠寶知識,商人氣息不重,不計較蠅頭小利,這雖是我數次失敗的原因,但也正因如此,才能在商場上結識幾個摯友。正是靠了他們的幫助,我才能幾次咸魚翻身。
其實,要全泰的商場興衰史應該是他做人態度的一個體現。無數次的被騙、失敗,一般人早就放棄了,可要全泰卻百折不撓,“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堅韌的品性,才是最后成功的“助推器”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