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cnfol.com/articles/1_53884.jpg)
白銀相比黃金的“身價”可謂有著“天壤之別”。不過,對投資者而言,投資白銀的“賺頭”并不見得就比黃金差,相反只要機會把握得當,其收益甚至還會比投資黃金高出一截。眼下,炒銀的機會就來了——上海黃金交易所日前正式推出了兩個白銀掛牌交易品種,對投資白銀有興趣的省內投資者,可以通過上海金交所的會員單位著手炒銀。
炒銀“本錢”小 上海金交所10月30日正式推出的兩個白銀交易品種分別為現貨Ag99.9和Ag(T+D)延期交收交易品種(即延遲D天交割)。其中,前者主要面向機構單位,其最小交易單位是1手15千克;而Ag(T+D)則是適合個人投資者參與的品種,它的最小交易單位僅為1手1千克。
由于這兩個交易品種均采用了保證金交易的模式,因而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炒銀,所需投入的“本錢”都大大減少。據了解,上海金交所目前定下的炒銀保證金比例為Ag99.9、Ag(T+D)兩個品種分別是成交金額的20%與10%。這等于是把投資者資金放大了5至10倍。舉例來說,按照現時的銀價在3.5元/克上下算,投資者買入1千克約需資金3500元,而用保證金交易,只需10%即350元就能買入1千克白銀。
炒銀似乎更適合投機 業內一直流傳著“黃金適合投資,白銀適合投機”的說法,對此杭州中鑫黃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詹永勝表示認同。他解釋說,黃金市場流動性好,交易價值較高,其價格通常與國際金價瞬時接軌。相比之下,白銀的流動性就差了很多,主要是總量需求小,現在對白銀需求較多的只集中在電子、首飾、攝影等行業。正因為白銀流動性差,其買價、賣價往往“落差”較大,而這恰好說明獲利的機會較大。
國際白銀價格曲線起伏之大也印證了這一觀點。一般情況下,銀價正常的日波動幅度也就在2%至3%之間,“性子”堪稱“溫和”。但其一旦走起“極端”來,就如同坐上了“過山車”,有時日波動幅度甚至會超過10%。類似的“大起大落”情形,僅今年上半年就出現了4次。如果投資者能把握其“脈動”,低吸高拋,獲利自然可觀。當然,踩錯方向的話,就要有賠本的心理準備了。
不過,也有人對炒銀的前景不甚看好,認為其投資價值很難與炒金相提并論。其依據是黃金作為國際“硬通貨”,一直是國家
外匯儲備的重要“庫藏”,堪稱是國際資本市場的“風向標”之一。白銀投機性雖強,但市場容量小,交易不活躍,除了銀價大幅波動之際有獲利機會外,其余時候只能“捂”著等機會了。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上海金交所現階段只向會員單位開放炒銀業務,暫未開通個人炒銀渠道。因此,個人投資者目前只能假手金交所的會員單位進行白銀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