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過在兩種以上領域的投資經驗后,一般投資者就能夠發現:在投資領域中存在著一些“萬金油”式的投資策略與技巧,他們不僅適用與股市中,也同樣可以應用到期貨、、權證、
外匯等領域中,甚至是封閉式基金投資、紙黃金投資和郵票市場上。
這篇文章正是基于這樣的技巧的存在而生的,主要把股票、期貨和權證這幾個品種做為例子,來說明在這些通用的投資策略的使用技巧。
這些技巧中,有技術分析的建議,也有基本面分析的重要,投資并不是只用一種方法或者只聽一個建議就可以取得理想的收益的,綜合技法的運用才能保證你不會走向偏聽偏信的誤區。
信息收集: “不對稱信息”害死你
想要購入某一種產品,必須先了解將要投資的對象。
了解的第一步,就是先從信息的獲取
信息收集的主要渠道
產品宣傳、投資經理人的介紹、專業類書籍、出版物、電視廣播節目、分析師建議、網上消息及數據及論壇。
完全市場狀態的關鍵因素就是信息對稱性原則,投資市場存在著道德風險和技術風險,這是不以人們意識為轉移的永遠客觀存在。所以,取得投資收益不是只研究圖形或者聽從小道消息。
要成熟的投資者應該了解,哪些渠道能夠獲得你想要得信息?哪些分析師的風格是適合你的投資性格的?
關于信息收集的應用
以權證產品為例。投資者一定要先仔細分析各對價方案中權證所包涵的深層次含義。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全面鋪開,很多公司在股改方案中包含權證這個衍生產品,由于各上市公司的千差萬別,所以股改方案也不盡相同,這其中引申的權證含義也有差別,這就意味著行使權證所導致結果的性質各不一致。投資者應準確把握各對價方案中的含義,這對投資者控制風險和增加收益會有幫助。
股市中的上市公司眾多,有很多不同類型的股票。有時同樣一只股票,有的人可以從中獲利,但有的人卻可能在這只股票上虧損。因為,股票和人一樣,每種股票都有各自的性格。投資者長期炒作某只股票時,往往能十分了解其股性。有時,即使這只股票素質一般,表現平平。熟悉該股股性的投資者也能從它有限的波動區間中獲取差價。但是,如果有一只股票,外表極為風光,投資者貿然買進。由于不熟悉該股股性,在它調整時不敢補倉;在它稍有上漲時就急忙賣出。那么,即使這是一匹黑馬,投資者也很難從中獲利。因此,了解股票的基本面狀況和運行規律,是非常重要的。
同樣的道理,在期貨投資中,投資者也要對期貨市場及相關市場的各交易品種的基本情況了解清楚,了解各種因素變化對相關交易品種的影響力度,并且需要對交易品種的長、中、短期走勢作出理性判斷,這樣才有利于把握其中的機會。
雖然信息度對稱的問題不易解決,然而,即使擁有信息,也不可能完全作出正確地投資選擇,這時候,市場又被投資者的群體反映影響著。耶魯大學的席勒教授,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曾指出“投資者過于看重最近的消息面而忽略了其他數據的后果,就是對市場反映過度,或者反映不足。”
投資人往往會這樣——在市場上升時過于自信,在市場下跌時過于悲觀。于是,一旦有好消息出現,價格就被蜂擁入市的人推動上漲;一旦壞消息出現,又會一落千丈。所以,信息的收集和根據信息做出的判斷在理論上應該是時時更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