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付建利
“國內黃金市場還沒有細分,市場混亂,存在被推倒重來的可能。”這道出了國內金融業條塊分割、分業監管的現實矛盾。相關職能部門只有經濟處罰權,沒有司法權,這給了騙子公司銷贓滅跡的時間和脫逃的機會。
潮起潮落,今年上半年,國際黃金市場演繹了一波牛市行情,不少炒金的人趁機大賺了一把。其后,國際金價一路下挫。連日來,本報接到多起讀者報料,稱在黃金投資上遭受巨額虧損,部分無良黃金投資公司大玩貓膩,讓投資者的處境雪上加霜。
繼《誤入炒金陷阱 暴富神話破滅》、《現貨VS炒金遭遇“黃金道”》兩文之后,證券時報記者再次調查了部分黃金投資投訴事件,并采訪了有關分析師、律師、專家等多方人士,從現有的管理和法律上探詢這些黃金投資投訴事件背后的新聞。
最近在公安、工商等部門的查處下,號稱“中國最大炒金公司”的上海聯泰黃金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泰”)已關門大吉,聯泰的高管也已被拘留,這也許給了受聯泰所騙的投資者些許安慰。但還有更多的“聯泰”沒有倒,如本報前兩篇調查報道里所涉及的黃金公司,仍然繼續者他們的黃金交易。與此同時,這些公司在其網站上公開宣稱:部分媒體的報道有失偏頗,金價上揚的時候,投資者賺了,而金價跌了的時候,遭遇虧損的投資者就來找麻煩了!為什么賺的時候不來投訴呢?
果真是媒體有失偏頗,不明就里嗎?投資者果真是不懂風險意識,輸了錢就故意找茬嗎?
聯泰的倒掉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上海聯泰黃金制品有限公司于2004 年3月登記成立。該公司宣稱其經營范圍為:向國內廣大機構投資者、專業投資者及普通投資人提供黃金買賣、黃金投資、黃金貿易、投資咨詢及黃金投資管理等服務,并為客戶提供相關金融資訊信息、全球黃金市場行情及相關評論服務,可應客戶需求提供全球黃金市場對沖技術咨詢。公司還宣稱已取得上海黃金交易所專用交易資格。
聯泰的工作人員經常向投資者許下諾言:“我們的黃金買賣比期貨還要期貨,漲了跌了都有錢賺。”發現了自己上當受騙的投資者紛紛壯告聯泰,在工商、公安、媒體等部門的努力下,如今,這個分支機構遍布全國三十個大中城市、幾乎已成為“炒金”代名詞的“地下金交所”落了個土崩瓦解、高管悉數被拘的下場。
本報記者就聯泰事件采訪了原告律師、上海市東方正義律師事務所倪凌華。據倪凌華介紹,在過去一年多里,聯泰在全國30個大中城市設立了辦事處。聯泰在上海延安東路近外灘處租下的辦公場所富麗堂皇,大戶室、高檔電腦、手機行情預報、電子報價系統等一應俱全,和一般的證券營業部并無二致,再加上17個小時不間斷交易以及煞有介事的官方網站等概念,很容易讓非專業的投資者產生信任感。
聯泰此前宣稱,該公司為上海黃金交易所二級會員單位,擁有專用交易資格,是香港金銀業貿易場“001號會員”聯泰金號全資子公司。該公司保證金交易參與全球市場,資金最大可以放大到100倍。只要投資者持身份證件去開個戶,往相應的資金賬戶上打入一定的保證金,就可以用1塊錢炒價值幾十元乃至百元的黃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