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也許成破財,需防貪欲把人埋! |
發布日期:2006-10-13 12:3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俗話說得好!理財就是理命運,理財就是理人生。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小到一個企業,一個個人。理財對于國家民族而言,一定要積極穩妥,講究有限膨脹的原則。對于個人而言,雖可以有野心,但不可有過多的貪欲。否則,理財不成成破財,大者滅國滅族,小者破產破財。這樣的例子可真不少啊:)
在公元初,中國那時候尚是西漢初期,國家初定。北面的匈奴勢力很大,基本上占據廣袤的北方草原,那時候漢朝的疆土剛剛統一沒有多長時間。經歷了秦朝的殘暴統治和多年的戰亂后,國家經濟元氣大傷。匈奴相當的強大,那時候漢朝必須向匈奴低頭,向他們進貢。匈奴的統治者開始雖然非常的傲慢無理,甚至侮辱當時的國母呂太后。但畢竟還知道收斂,接受了貢品便沒有太多的騷擾漢朝。
然而到了匈奴伊智邪單于的時候,他經過不斷的戰爭統一了以前比較分裂的匈奴,成了當時世界上非常強大的匈奴王國的國王。野心膨脹,不停的覬覦中原的領土。該他倒霉的是:當時漢朝經過調養生息,經過文景之治后,國力大增。而且漢朝出現了一位年富力強的CEO:漢武大帝。由于匈奴的貪欲過盛,欲望無限膨脹。結果引發了當時世界上兩個最強大的國家和民族之爭。結果以匈奴被徹底擊敗,漢朝大獲全勝而告終。
匈奴經過此打擊后,一直沒有翻過身來,直到漢末三國時,最后一支匈奴投降曹操。除了一小支跑到歐洲謀生的。曾經縱橫歐亞的匈奴王國和民族消失得無影無蹤。而漢朝雖取得了大片的新的國土,但連年征戰也使得國家經濟非常的衰敗。但漢武帝能在最后看到自己的缺點,以有限膨脹為原則,以輪臺罪己詔書結束征戰。從而使國家逐漸又恢復了元氣。
回看中華民族的歷史,雖幾經沉淪,但國家民族總能于死地而后生者,都是因為其文化的精髓里有這么一個重要的原則,那就是中庸之道,不為己勝,有限膨脹而能自我約束的緣故。
國家如此,企業個人也如此。比如巨人集團的老大,無限膨脹蓋巨人大廈,結果樓沒成而企業先破產了。又比如天津的老禹,不懂得積極穩妥,有限膨脹,自我約束的道理。最后還不是從一個座上賓淪為了階下囚。
有的人理財,不知道適可而止,總想著暴利,老盯著怎么樣能撈錢快。而不看自己的條件,謀求一夜暴富的貪欲總讓很多人最后破產破財。看看股票市場上那些傾家蕩產的大戶們,當年都是從小買賣開始發的財,卻不知道自己的底蘊不夠,財應適可而止,一看股票能使財富快速膨脹,還以為可以永遠如此,結果多少人曇花一現,折戟沉沙。破產破財的比比皆是。還有的人聽信別人的忽悠,買這個,買那個,都奔著那財富可以無限膨脹的夢想而去,從來不知道自我約束,有限膨脹。結果最后破產破財,怨天尤人。
所以,理財為獲利不假,但要懂得控制自己的貪欲,要懂得自我約束,有限膨脹的道理。否則,即使你成功于一時,也必將失敗于一世。到窮途末日之時,此輩也許會記得潔白荷花的這番開導,必為時已晚也:)
理財中偶有心得,特的寫來,與諸位共勉之。時2006年10月11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