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劉東
朋友小陸是一家私募基金的操盤手,大學畢業就一頭扎進了證券市場,期貨、股票幾番折騰,十年下來,從云端到地上從地上再到云端幾個來回,終于練就了嚴謹穩健的性格。這幾年代理了一些私募基金操盤,沉穩應對變幻莫測的證券市場,倒也給自己打下一片天地,斬獲頗豐。
2002年的年底,小陸去北京見一個大客戶。偶然發現在自己住的酒店二樓有拍賣公司舉辦的秋季大拍預展,于是趁沒事就下樓去看看。雖然不懂古玩字畫,但是好不好看還是看的出來的。結果一看就看上了幾個扇面。街頭賣的折扇很常見,上面都是印一些畫面,小陸從沒把這個當作一回事。那時才第一次發現,夏天納涼用的折扇畫家居然也可以畫上山水花鳥等精致的圖畫,背后還有書法家精心書寫相配的詩文,而且扇骨上有的雕刻山水花鳥,有的僅僅在不到半寸寬的空間上雕刻出近百個文字,而且所有折扇各具風貌無一雷同。
再看時間,不少折扇已經有了上百年的歷史,有些還配有華麗的刺繡錦囊或者精致的錦盒,而價格卻只是幾千元,貴的也不過幾萬元一把。
小陸不禁被深深吸引住了。如果買幾個,見了客戶送人不是很有檔次嗎?就是不送人,自己留著,夏天拿出來扇扇看看,也是蠻風雅的一件事!斑b想公謹當年,羽扇綸巾……”于是,小陸毫不猶豫的就去交了兩萬元押金,領取了競買號拍,然后仔仔細細的挑了幾個自己認為最漂亮的、價格最適宜的扇子記了下來。在第二天的拍賣上,運氣不錯,以比較理想的價格買到了看好的幾個成扇,四個扇子一共也就花了不到四萬元。那次出行,送出去兩個,收到的人無不高興異常。
從那以后,每次遇見有拍賣小陸都特別留意有沒有精美的扇子,但是很快他就發現,事過一年,漂亮的扇子倒是不斷的有,但是價格早已經不是那個價格了。他自己留的那個陸儼少的山水成扇,當初不過花了六千六百元。但是一年之后,在上海的一次拍賣上差不多的東西,成交價就已經接近三萬了。而自己當初送給客戶的徐操畫的工筆人物的扇子,也漲了不止一兩倍。
這完全是一個有待發掘的金礦啊。于是小陸開始大量搜集有關拍賣的資料,用他那理工科出身的嚴謹數據分析能力去研究,像分析上市公司一樣去分析。結論是這個市場上公開的成交數據顯示75%的成交來自于書畫,書畫市場流通量最大,流通性最強。書畫之中又有油畫板塊、海派、京派等等大小板塊,這中間其他板塊都曾經有過上佳表現,但是油畫板塊和扇面成扇一直以來成交不溫不火,板塊輪動、補漲行情等等這些股票投資中常常遇到的現象應該在藝術品投資中也會出現。
為了彌補自己在鑒賞能力上的不足,小陸又設法請來幾位專家掌眼。在游說了一些自己股票上的客戶之后,2004年,小陸正式開始進入藝術品市場投資。
投資兩年,收效如何呢?據小陸自己講,自己所買的油畫作品平均漲幅在五倍左右,而扇面平均漲幅超過三倍。當初買的那個陸儼少的扇子,已經有人曾經出價12萬,還是不舍得賣,畢竟這是無意之中所得的第一件收藏品。
不少人問小陸:藝術品投資和股票期貨投資哪一個收益更大呢?小陸覺得做股票做期貨猶如坐過山車,時而云端時而地下,驚險刺激,但是大多數人最終還是原地踏步,是一個讓人放心不下的投資。而藝術品投資就猶如乘坐豪華游輪去旅行,上船之前只是想著去某個地方旅游,上了船之后卻發現這里完全是一個新的天地,有無盡的美景與美食,最后完全陶醉在了旅途之中,于不知不覺之中到達夢中的彼岸,這完全是一種快樂的投資。投資,不就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快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