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購物指南
百萬富翁,現在不算什么新鮮事,可在九十年代初期,百萬可是算得上天文數字。彪子在那時候就有這個實力。他的兒子現在就讀于英國某大學,每年各項開支總計約20萬元,盡管開支這么大,但是卻看不出他有什么明顯的壓力。這全有賴他當初打的底兒瓷實,他的所有財富都跟郵票密不可分。
彪子第一次認識到郵票的經濟價值出于偶然。 八十年代初期,彪子去市場交換郵票,發現有人在高價兜售“文革”郵票給外國人,成交價竟然高達120元外匯券,而郵票面值卻非常低,這使其大惑不解,但此事對彪子觸動很大。 不久后,猴票發行,他毫不猶豫地花64元買了10版。當親戚、朋友得知后都直搖頭,不明白彪子為什么辦這種傻事,因為64元在當時相當于普通職工兩個月的工資。八十年代中期,他開始在中國集郵總公司預訂郵票,且一下預訂了540套郵票。幾年后他正式進入郵票市場,先后買了一些高面值票和部分散票張及成盒的小型張,獲利超過萬元,算是迎來了他在郵市的第一個春天。
九十年代初期,郵聯小型張發行。他發現一張其中有錯誤,這使他異常興奮;彪子借機大量買進錯票。后來,錯張的消息在市場上傳開,其價格從2元一路勁升至6元以上,彪子果斷放貨,獲利2500元。此外,彪子10元買進的“亞運會”小版張也走勢不錯,為了收回資金,當即全部出手,獲利5000元。
這時候,他辭去工職,開始進軍職業郵民的行列。 經過思考后,他用900元現金全部買進價格只有0.1元的郵資明信片。可能是他運氣好,郵票市場迎來了第二個春天。彪子買進的郵資明信片就像開足馬力的汽車狂奔。900元神話般地變成了8萬多元。 這個絕佳的機會彪子怎么能錯過?于是他向朋友籌措資金近20萬元,將手中28萬元資金全部買進“跳傘”、“食用菌”等郵資明信片。奇跡再次發生了,這28萬元轉瞬間變成了56萬元。彪子又展開了新的收購攻勢,數十封小型張、數包“亞運會”小版張等品種成為囊中之物。
1996年底,股市大跌,大量資金如洪水般地涌入郵票市場,彪子迎來了他在郵票市場的第三個春天。他趁機炒作紀念封,一度將一枚100元的紀念封炒至5000元的最高位。而在這次行情中,他獲利高達200多萬元。
轉眼進入2005年,郵市幾起幾落,并沒有動搖彪子的信心,現在他開始醞釀著對“申奧”系列紀念封的運作,他說郵票市場變化莫測,關鍵是要針對市場出現的新變化伺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