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性格是命運之父”。是的,許多時候性格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特別是在關鍵時刻的轉折點,性格無疑決定了人們的取舍方向。
有位美國記者采訪晚年的投資銀行一代宗師J·P摩根,問他:“決定你成功的條件是什么?”J·P摩根毫不掩飾地說:“決定我成功的關鍵是性格。”
記者又問:“投資的信心和耐心哪個重要?”J·P摩根語重心長地答道:“投資的耐心比信心重要,而相比性格 更重要。”
確實,翻開J·P摩根的奮斗史,無論他成功地在歐洲發行美國公債,或者慧眼識中無名小卒的建議大搞鋼鐵托拉斯計劃,還是力排眾議,甚至冒著生命危險推行全國鐵路聯合,都由于他倔強和敢于創新的性格而獲得巨大成功。如果排除“性格”這一條,恐怕有再多的資本也無法開創摩根投資銀行這一偉大的極其成功的事業。
在資本市場上,成功的例子比較少見,而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且失敗者大都輸在性格上。記得2005年6月,上證指數跌到1000點附近時,北方報刊曾經登載了一篇新聞,描述一位老伯輕易聽信傳言,認定股指將跌到800點,性格草率和血氣方剛的脾氣性格使他在1000點割掉了手中的所有深套股票,然而剛剛斬倉割肉,親眼看著股指跌到998點而強勁反彈,老伯一下子蹲在地上怎么拉也站不起來了,經過搶救最終回天乏力而一命嗚呼。如果老伯性格稍微謹慎及平和的話,也不至于在資本市場上就此站不起來。
同樣是指數跌到998點關口,深圳有一位女士,雖然她曾經在熊市中虧損達80%以上,把辛辛苦苦在原始股上賺的幾百萬元全虧掉了。丈夫和孩子都叫她認命,但她卻在2005年5月毅然用最后的錢買下4元以下的G云銅,然后坦然地揚長而去,繼續做自己的生意。一年后G云銅大漲近3倍,一舉使她把虧損的錢輕輕松松地拿了回來。堅強的性格和持之以恒的耐心為其反敗為勝奠定了基礎。
證券市場上因為性格急躁,頻繁追漲殺跌而嗆過水,摔過跟頭的人何其之多!沉著冷靜、處事不驚的性格才具備了別人不曾擁有的一筆精神財富,這是真金白銀買不來的。
1998年5月,華盛頓大學350名學生有幸請來世界巨富沃倫·巴菲特和蓋茨演講,當學生們問到:“你們怎么變得比上帝還富有?”這一有趣的問題時,巴菲特說:“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原因不在智商。為什么聰明人會做一些阻礙自己發揮全部工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習慣、性格和脾氣。”
蓋茨表示贊同,他說:“我認為沃倫·巴菲特關于性格的話完全正確。”
有性格缺陷的人在操盤中會遇到種種障礙,如缺乏自信而導致沉不住氣,或過于自信而走向偏執;如不善于總結總是犯同一錯誤,或輕易否定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坐標系等等。選股和持股雖說是兩門專業性很強的學問,但與其說是學識決定成敗,還不如說是效益取決于性格。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