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財經 方翔
大收藏家“云海閣”主人張宗憲,有58幅近現代書畫出現在香港蘇富比的春拍會上。這位80歲的收藏家在預展現場表示,他打算把畢生書畫收藏中的大部分作品,將分四次在蘇富比拍賣,今年是第一次,總估價達7000萬港元。從最初,只身攜帶24美元,到今天擁有億元藏品,張宗憲的收藏道路,值得眾多普通收藏愛好者借鑒。
“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收藏家”,張宗憲在上海的拍賣預展上說,“與其以后送走、騙走,讓人在真真假假中議論不休,不如拿出來,賣掉,來得心里舒服。”張宗憲在收藏領域的“敢進勇退”是出了名的。
首先,要有洞察市場潛在熱點的眼光。從最初的瓷器,到現在的書畫作品,張宗憲每走一步,都在市場的前面,隨后,被市場證明其正確性。
其次,在收藏上追求精品,寧缺勿濫。張宗憲對于瓷器追求的是“全美”,在書畫上追求的是“獨特”。他最愛的齊白石作品中,有一幅《卻飲圖》是難得一見的珍品,此圖畫得非常生動。
齊白石當時終日為生計奔波,又逢家鄉兵亂,諸事煩擾,故無心享樂,婉拒朋友請喝酒的好意。畫中的兩個人,一個拿著酒好像說:‘我請你喝酒,你不喝?’,另一人的動作就像說:‘不!不!我不喝!’尤其是手的部分畫工非常精細,是十分珍貴的作品。許多收藏者在最初收藏時,往往貪圖便宜買進一些“次品”。雖然覺得撿漏了,但隨著自己藏品的豐富,會越來越后悔,最終只能以更便宜的價格賣出去。因此,一開始就追求精品,是張宗憲給人們的啟示。
最后,會買更要會賣。張宗憲的家底殷實,如果不會買賣,也不能造就“云海閣”的豐富藏品。從“瓷器專場”獲利轉到書畫投資,再到今天推出“書畫專場”,張宗憲“由我得之,由我遣之”的收藏心態,也是十分具有借鑒意義的。反觀周圍的一些收藏家,平時過著縮衣節食的生活,擁有一些自以為豐厚的收藏,事實上都沒有經過市場的檢驗,最后可能被認為只是一堆“垃圾”。“以藏養藏”才是收藏愛好者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