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元揀個寶貝,我太激動了!”昨日,家住江北區(qū)花園新村一小區(qū)的程莆拿著《CCTV首屆民間藏寶(重慶選區(qū))精品專場拍賣會圖錄》激動萬分。他花40元在舊貨攤上淘到的一件花瓶上了“拍賣圖錄”,專家給出的拍賣底價是8000元。
2003年夏的一天,程莆到中興路舊貨市場轉(zhuǎn)悠,一地攤上有20多件瓷器,老程看中了其中一件花瓶。幾番討價還價,最后花40元 買下。小心清理后,這件高20厘米的花瓶如黑寶石般熠熠生輝,瓶底有“聚順美玉堂”款。
去年11月,央視《鑒寶》節(jié)目來重慶征集民間收藏。12月初,老程聽說某拍賣公司要將央視征集的民間收藏精品舉行拍賣會,就拿了花瓶去試。專家初步鑒定為清代烏金釉棒槌瓶,本月19日在重慶賓館參加拍賣會。
老程從小就喜歡鼓搗舊家具、老瓷器,上世紀(jì)90年代中期,他開始收藏瓷器。幾十年來,他收藏了上千件不同年代的瓷器。
老程今年51歲,妻子下崗,夫妻倆靠他每月1000多元待崗工資生活。平時無事,老程喜歡逛中興路舊貨市場,市場上練攤的人都認(rèn)識他。總結(jié)多年淘寶經(jīng)驗,老程說:“一看,二摸,三感受——其實就是多次失敗的積累。”
前年秋天,老程在舊貨市場看到一只花瓶做工考究,以為是汝窯,于是花高價收藏,后發(fā)現(xiàn)是贗品。現(xiàn)在,老程鑒寶的功力能達(dá)到70%的把握,有時,他還故意買假貨進(jìn)行研究比較。
老程收藏瓷器小有名氣,但他很少與人分享他的藏品。樓下劉大媽告訴記者,多年來,她常見老程拿報紙裹著東西回家,但一直不知他癡迷瓷器。
老程妻子比他大10歲,在他的影響下,現(xiàn)也對收藏瓷器入了迷,夫妻倆熱衷古瓷器,儼然一對恩愛收藏夫妻。
來源:重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