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財經時報
所謂“神仙難斷寸玉”。翡翠帶給賭石人的,有一夜暴富的激情,也有兩手空空的迷茫
趙林深打算不久后再去云南賭石,不僅僅賭自己現在做的硅化玉,還要賭翡翠。
趙林深第一次賭石就賭到一塊有著56條蟲化石的硅化玉。這塊重達500公斤的石頭,表面上似乎看不出異樣,然而北京市收藏家協會賞石部主任劉根旺在鑒定后表示:這塊樹化玉在目前國內市場上實屬罕見,估計價值在600萬元以上。
“十年來,我最后悔的是去云南當兵而沒有在云南做翡翠!壁w林深在自己位于北京大鐘寺愛家國際收藏市場內的玉器店里,這樣對來人述說著。門面的玻璃櫥窗上寫著“本店轉讓”四個大字,因為趙林深急著要去云南再賭一把,而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歸來。
賭石熱點的市場轉移
賭石古已有之,不過最早賭的是和田玉,現在說的賭石,往往說的是緬甸的賭石,主要賭礦石中有沒有翡翠。
由于所賭礫石的表面一般都有一層風化皮殼的遮擋,看不到內部的情況,人們只能根據皮殼的特征和人工在局部的開口,來推斷賭石內部有無上等翡翠。這就使得翡翠原料交易中,對翡翠原料品質的鑒別成為一件頗為困難的事。賭石業素來有“神仙難斷寸玉”的說法,所以賭石是高風險高回報的,而且帶有很多懸秘的意味。
趙林深之所以急著趕去云南,是因為每年12月15日到來年4月14日傣族潑水節期間,正好避開云南和緬甸的漫長雨季,是開礦和賭石的黃金時間。過了這段時間,云南和緬甸的礦石開采就會減少很多。
趙林深是十年前接觸到賭石業的,當時他還是云南邊陲的一位武警,每天都要稽查毒品,因此也經常能看見很多老板做翡翠生意,時?粗鴮氂窈外n票的進進出出,也多多少少明白了賭石這一在緬甸和云南邊境存在多年的交易游戲。
已經有著久遠歷史的賭石業到底起源于何時,這個問題恐怕沒人能說清楚,但可以追溯到的最遠的年代可能是春秋時期的和氏璧,楚國的石匠卞和因為這塊石頭失去了兩條腿。后和氏璧被制成秦始皇帝的玉璽,代代相傳,到五代后唐時期又神秘失蹤。卞和可謂拜石者的祖先。
而今,從緬甸到云南再到內地廣東,賭石市場已越來越火爆,在財富夢想的刺激下,越來越多的熱錢和人都云集到這個行業。
和翡翠打了16年交道的宋興春最喜歡賭石的地方還是緬甸。他每年都要去緬甸,因為在那兒,賭石有更大的利潤空間,那里的石頭是直接從山上開采下來的。而且在緬甸有著和中國不一樣的賭石風情。
緬甸賭石現場,往往人滿為患。一個地方的市場久了也就有了自己的一套獨特規矩。緬甸的規矩是必須帶現金。這是一個軍政國家,銀行業不發達,在此賭石絕對不能賴賬,也不能偷盜,不然就要剁手。此外,緬甸賭石不是明拍,而是暗標,賣主把石頭放在中間,給每個人一個信封,各寫各的價格,誰的價格高就賣給誰。
“那里很安靜,不能湊頭不能問,因為賭石就如賭命,不能有人打攪,要人家看完了才能換人看,規矩很嚴。”宋興春這樣描述緬甸賭石的感受。他現在已經是北京一家賭石俱樂部的負責人。
近幾年,賭石市場的熱點從云南轉移到廣東,廣州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翡翠玉市,廣東平洲也成為了國內最大的賭石市場。這里賭的基本都是開了口的班明料,而明拍看的就是誰袋子里的鈔票鼓,因此其中所蘊涵的故事遠不及中緬邊境。
成王敗寇的游戲規則
在賭石這個圈子里,基本只說成功的,很少有人說失敗的;蛟S是因為成功的故事別人都知道,而失敗的則無人提及。當然也不排除失敗者希望有更多的人進入這個市場,所以總是努力給人一種永遠樂觀的期望。
宋興春在自己16年的賭石經歷中,就有過歡喜有過慘痛。
“一刀窮,一刀富,一刀穿麻布。”這是賭石業流傳的行話。誰也不知道自己花高價買來的東西究竟是什么,只有開過后,心里的石頭才能真正落地。第一刀下去也許什么都沒有,第二刀下去也許滿眼是綠。同樣的,第一刀下去可能是綠,但第二刀下去什么也沒有,最后一無所得。
有一次宋興春和他的朋友一塊去云南瑞麗;ǎ保埃埃懊涝獜木挼槿耸种匈I了塊三角形的4.5公斤重的石頭。從表面上看,是黑烏沙皮的一種,一般認為是可以出高綠的。但切開一看里面是白的,什么都沒有。
當時他和他的朋友都很生氣,認為賭垮了。行話中所謂賭垮就是賭輸了,反過來說就是賭漲了。
“看到我們的表情,當時旁邊有人問我賣不賣?我們當時覺得既然垮了就原價賣出算了,結果人家付了錢當著我們的面就從大頭切開。我們是從小頭切開的,結果人家從大頭切開一個0.8公分的口子后,馬上就出高綠了。”
這可讓宋興春和他的朋友不是滋味,他們打算買回來。但對方已經低于10萬不談。好說歹說,宋興春他們總算以8萬買了回來。
“我們買回來后還是很興奮,當場有一行家,姓馬,他立馬翻了5倍,40萬元人民幣又從他手上買走了。據說,后來人家從這塊石頭里加工出了一個手鐲,價值180多萬,而整個石頭的價值,估計有800多萬!闭f到這,宋興春還是覺得有點遺憾,“幾百萬就這樣從咱們身邊溜走了!
還有一次,他們4個人花了36萬元買了塊7.5公斤石頭,回來后和很多專家探討,專家說不切,興許還能賣到40來萬,但宋興春忍不住還是切開一看,結果大失所望,玉薄得像竹葉一樣,什么都不能做,36萬的石頭一文不值。
神仙難斷寸玉的瘋狂
翡翠帶給賭石人的,有一夜暴富的激情,也有兩手空空的迷亂。
在云南騰沖街頭就有這么一個瘋子,他的手總是不斷地切啊切啊。人們都說,賭石總是一個瘋子在買,另一個瘋子在賣,還有一個瘋子在等待。而騰沖這個姓崔的瘋子確實是因為賭石而瘋掉的。
騰沖本身就是一個賭石歷史很久遠的地方,這個姓崔的人原來是開飯店的,賺了點錢。因為生長在騰沖,耳濡目染受到環境的影響,自己也想賭一把。不過他平生只賭了一次,以后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那一次,他最初是看到一個緬甸人手上有一塊石頭,很多專家和行家都在爭那塊石頭,不管從什么角度看,那都是一塊好石。當有人叫價600萬時,他偷偷跑到那個緬甸人旁邊,說我給你800多萬,你不要再叫了。他把自己所有的家產,包括房子、飯店、存款等都抵押上去買下了這塊石頭。
一般行家是不會在切賭石的時候自己去看,因為害怕心理承受不了,不管是大賺還是大虧。而那個姓崔的回家后就在那看,看著工匠切下第一刀,沒有。再切一刀,還是沒有。最后全部切了也都是石頭。當時他就瘋了。
所以現在在騰沖街頭,你還經?梢钥吹剿粩嘤檬肿鲋猩锨邢碌膭幼,嘴中念著切切切的聲音。
賭石界都知道一個叫趙興龍的人,這個籍貫湖南的珠寶專家和緬甸的軍界政界都很熟,他現在的身份已經是湖北ST多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他的興龍實業在珠寶業內也是赫赫有名。就是這樣一個有傳奇色彩的人,曾經因為看石頭把眼睛看瞎,后來又通過手術復明了,據說現在眼力比原來還好。他原來賭石也曾賭到一無所有,后來又翻身到7000多萬。
也正是因為有著如此多神秘的傳奇,司馬遷筆下的那位“賭玉大師”卞和要抱著“和氏璧”痛哭。所謂“神仙難斷寸玉”,也正是因此,趙林深放棄了自己的店面,打算去云南淘自己的第二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