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敲槌吧!就這個價賣給我了!”在昨天下午舉行的鵬翰金秋藝術精品拍賣會上,一位買家在舉牌競買后說的這句話,引來全場一片笑聲。在這場大多數(shù)拍品都以無底價方式起拍的拍賣會上,不少市民競買熱情高漲,掏錢投資更爽快了。
昨天的這場拍賣會約有240件拍品,其中有7成以上都被市民抱回家。全場成交價最高的是孫其峰的《花鳥》,身價達15000元。讓業(yè)內
人士驚喜的是,一些拍品雖從低價位起拍,仍能追至數(shù)千元的高價位。比如冷枚的一幅《人物》以無底價起拍后,很快沖破了1000元的價位,而且在不到3分鐘的時間內,價位就竄至5000元。
最后,一位買家以6000元抱得美圖歸。曹簡樓的一幅《石榴》也有相同情形,其從無底價起拍,最后以1600元落槌。還有一些外地名家的作品也被好幾位競買人追捧,價位一路飆升。一位競買人遺憾地告訴記者,他很想購買史國良的一幅作品,可惜“出價比不過人家”。
“以前的大眾藝術品拍賣會都被認為是撿便宜的拍賣會,即使是好作品,價位一過500元就會讓很多買家打退堂鼓。現(xiàn)在看來,很多市民開始大膽、精明地出手藝術品投資了!
承拍方鵬翰藝術品拍賣行的一位人士說,“這說明市民的眼光變挑剔了,好作品更能得到眾多競買人的認可,這一改變對廈門的藝術品拍賣市場發(fā)展大有益處。大眾藝術品拍賣是低門檻,容易進門,但成交價應能反映出藝術品的市場價值。”
這場拍賣會還引來了福州、北京等地的競買人特地趕來,這說明廈門的大眾藝術品拍賣會正在更大的范圍內受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