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重慶晨報
專業理財師馬進成功秘訣有兩點:一看準時機,二分散投資
“生活中賺錢的機會無處不在,只要理性地捕捉機會,并耐心的堅持自己的投資選擇,獲利是必然的”。17年來,馬進正是憑著這一理財思路,從2萬元起家,不但造就了近千萬元資產,而且還成為一名擁有600多位固定客戶、影響1.6億元資金走向的知名理財師。
第一桶金 倒賣國庫券1年賺10萬
1988年大學畢業后,馬進成為工行重慶分行的一名營業員。偶然間,他聽到農村的一位親戚說:“國庫券現在在農村‘泛濫成災’,農民整天都為變現問題傷腦筋!
與現在投資者熱購國庫券不同,在上世紀80年代,國庫券還屬于“義務購買”的性質。許多買了國庫券的農民,往往等不及到期,就按五六折的價格低價處理掉。而且,不少農村部門也囤積了大量被當作“稅款或計劃生育罰金”而收繳上來的國庫券。
由于工作關系,馬進知道當時城里的少數銀行網點,其實已開設了國庫券交易業務,而且存在地域差價。于是,馬進決定借2萬元做國庫券生意。近一年時間,馬進就賺了近10萬元。
第二桶金 炒股3年進賬200萬
1992年,馬進被調到工行證券營業部。當時正是重慶一級半市場股票(非上市公司股票)最火的時候。市場上有萬里、實業、重百、奎星樓等10多個品種。雖然他對股票一竅不通,但他決定賭一把。
不過,馬進花了半個月時間,親自到這些公司作調查,最后在2元—4元之間陸續買了2萬股重慶實業的股票。半年后實業登陸深交所。開盤當日,他以14元的價格全部出貨,凈賺20多萬元。隨后他又以類似手法,買了西南制藥、渝開發和渝鈦白的認購證和股票。三年下來,馬進進賬近200萬元。
投資策略 200萬資金四路出擊
“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道理許多人都明白,不過像馬進那樣,在巨大誘惑面前,還能堅持“分散投資”策略的人卻不多。
1997年是一個投資機遇年。那年股市正紅火、重慶直轄使地產、商業充滿各種機遇。如果你擁有200多萬,你會去押那個寶?
而馬進則把資金分作了四份進行投資:
第一,用來投資有短線機會的金融品種,如股市、期市等。他把這類視為“高風險投資”,資金比例占20%%。
第二,用30%%的資金投資產業。因為時間和資金有限,他只持股不參與經營。
1997年,他與朋友成立了一家從事貿易業務的重慶紫荊數控機械公司。目前這家公司每年分紅回報在15%%左右;同年,他又投資20多萬在解放碑大都會對面開了一家名為“小酒庫”的酒吧,目前每個月至少能獲數千元的收益;1999年,他以每平方米3000元的價格,在解放碑得意廣場買下了一間145平方米的門面,開了一家“真味餐館”,目前收益也不錯。
第三,把40%%的資金用在當時最看好的非流通股和地產項目上。
1999年后,重慶的“一級半”開始轉冷,但股價下跌卻讓他看到了機會;1998年起北京等地開始興起炒房熱潮,那個時候重慶房市雖然沒什么動靜,但他認為“很快一定也會火起來”。
但進一步分析認為,炒地比炒房更賺錢。其理由是:房子成本比土地高,因此效益要低些。但炒地必須上規模,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他通過間接投資有土地公司股權的方式投資。
很快,負責高新區土地開發的重慶渝高公司映入眼簾。馬進以紫荊公司法人的身份,以1.1元的發行價買進了5萬股渝高股票。之后,雖然該股股價在一級半市場上一路下滑,但 馬進反而不斷加倉,以平均7角多點的價格,再買進100多萬股。
這幾年高新區的土地開發轟轟烈烈,渝高效益不錯,馬進每年僅分紅就有10萬多元的進賬,平均收益超過12%%。未來如果成功上市,其價值將達到600-700萬元。
第四,自留10%%的資金作為預備金,用來應付投資和生活中的不確定因素和需求。
幾年下來,通過這種分散投資模式,馬進的資產已近千萬元。
投資模式不可復制
8月30日下午3點,記者與馬進進行了一次對話。
記者:總的感覺是,你賺錢是因為遇上了好時機。畢竟投資者現在再很難遇上倒國庫券、炒一級半那樣的歷史機遇了。
馬進:國外經濟學家早就證實,每個階段的投資時機幾乎是相等的。要不然為什么每個時期都會冒出新的富豪。前20年人們可以通過制度變革、新市場誕生發財;未來20年同樣可以通過市場的高速發展和細分發財。
記者:你這種將資金分作四份投資的模式,向客戶推薦過嗎?
馬進:沒有。其實任何人的投資模式都是不可簡單地復制給其他人的。畢竟每個人的投資目標、資金量、時間、經歷都不同。比如只有10萬資金的人,可能做這么多的投資嗎?因此,對于不同客戶,我制定的投資方案都是不一樣的。
富翁理財師·教訓
炒基金曾虧脫40萬
馬進曾經栽過大跟斗。1997年封閉基金上市。當時正是股市最火爆的時候,市場上幾乎看不到5元以下的股票,基金價格一般卻在3—5元之間,很多人就把基金當股票炒。
馬進選中一只天驥基金。當時它的價格在4元左右,凈資產為2.5元,每股收益近2角。馬進在4元的價位買進20多萬股。但不久后,前期爆炒的基金開始狂跌,最后馬進不得不在2塊多的時候出貨。不到兩個月時間,馬進一下損失了40多萬元。本版文字由記者曾歡采寫
馬進自爆成功秘訣
馬進總結的成功經驗是:時間是財富之母,堅持恰當的投資選擇,獲利是必然的;流動性、安全性、收益性是個人理財的基礎;任何時候都可能是最好的投資機會,能不能把握住,就看投資者的個性、知識層面、認真程度,當然也要加一定的運氣。
他強調,投資者在沒有足夠精力來分析、選擇的情況下,利用專家的經驗是不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