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xinhuanet.com/collection/2005-09/02/xinsrc_44209020209017181617753.jpg)
上海近日展出陳逸飛等名家畫作
今年以來,啟功、陳逸飛、劉炳森等多位藝術大師駕鶴西去。人們在為我國文化事業蒙受巨大損失扼腕的同時,也注意到一個獨特的現象:這些過世名家的作品身價驟升。人們不禁要問,名家身后,畫價幾何?
著名書畫大師、文物鑒定家啟功先生6月30日辭世之后,文化藝術界舉行了各種追悼活動,一時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同時,啟功書法的拍賣情況也成為近日收藏界關注的熱點。7月3日在杭州舉行的西泠印社拍賣會上,啟功先生1942年創作的《高巖古寺圖》拍得66萬元,創下其單件作品拍賣的新高。
這又讓人聯想起不久前突然去世的著名藝術家陳逸飛。陳逸飛作品一直是國內油畫藝術品拍賣中的“領軍”者之一,其作品成交動輒上百萬元。6月29日,陳逸飛的《大提琴少女》在上海以550萬元的高價拍出。而北京翰海春拍中,陳逸飛的兩幅油畫作品《江南水鄉》和《彈吉他的少女》也分別以225.5萬元和192.5萬元成交。
部分名家書法跌價
然而,名家遺作并不都會價格飆升,今年除了以上兩位著名藝術家辭世外,我國著名書法家劉炳森先生、當代著名國畫大師梁樹年先生相繼在京逝世。然而他們去世后其作品價格并沒有大幅上漲,相反劉炳森的書法價格正在下跌。依照劉炳森生前的藝術成就、人品威望,生前很多人認為他有可能成為下一屆中國書協主席。許多人正是看到這一點,大量收購其作品,為今后高價拋出做準備,加之當前藝術品市場的火爆,短時期內造成其價格呈攀升之勢。然而,劉先生作品存世量大,在先生去世后,很多人對他的作品價格信心不足,于是紛紛大量拋出,成為其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名家遺作價格由兩原因決定
專家指出,實際上,已故藝術家的遺作價格由以下兩方面原因決定,一方面是藝術家生前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另一方面是藝術家生前作品的市場認可度和存世量大小。一般來說,升值較大的作品僅限于作者生前的重要作品。
在面對名家遺作時,投資者應該小心判斷,謹慎投資,千萬不可以盲目跟風。在國外,即使是凡·高、畢加索這樣世界著名的藝術家,其作品的市場價值也是在其去世很多年后才開始攀升的。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經濟騰飛,大批日本商人進軍藝術品市場,令國際藝術品拍賣頻出天價,凡·高的一幅《加歇醫生的肖像》在紐約佳士得竟賣到了8250萬美元。但沒過幾年,這些世界頭號藝術品便身價大跌,變成燙手山芋,令一些日本投資者負債累累,甚至破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