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作者:周泰宇 (湖 北)
一日下午,我習慣性地繞道收藏品市場,見到一枚24K毛主席像章,我馬上將像章掐在手里,生怕有人從我手中奪走。我鎮靜片刻,便向攤主問價,他“嘿嘿”一聲:“像章背面刻有‘含金’。”話語中明顯底氣不足。我則來了個“逆水行舟”:“這像章是金的嗎?”“這像章反正是我用一件小銅器跟別人換的,沒花現錢,你隨便給吧!”這是時下眾多似懂非懂的藏品商販的典型特征。
我便立即從荷包里摸出一張給了他,至今我都記不起給他的是“伍元”還是“拾元”。在陽光下我拿出主席像章再看上一眼:主席像和麥芒線閃射出一道道耀眼的金光,心底里卻情不自禁:啊!金子,黃燦燦的,珍貴的毛主席金章!
在2003年的《收藏拍賣導報》中,我發現了藏友姜銀林有關這枚金質毛主席像章身世的介紹:“金銀在‘文革’前或‘文革’中屬國家嚴格控制的貴重金屬,除上海金店‘文革’前曾出售過少量的金銀小章(毛主席像章)外,沒有任何地方和單位曾用金銀制作過像章。”后來,我又從今年的當地報紙找到了類似介紹。
據說秭歸著名徽章收藏家徐隆全2.5萬枚毛主席像章,“其材質有金屬、玻璃、塑料、陶瓷,也有木頭、竹子、絲綢、玉石、大理石”,其中不乏有全國第二屆、第三屆徽章評獎優秀獎、金獎的毛主席像章,卻惟獨缺少此枚金質毛主席像章,足見其比較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