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胡錦濤主席強調,要把科學發展觀作為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根本指導方針。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核心思想。那么,如何在軍事領域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體現以人為本的嶄新價值,以充分發揮廣大官兵的首創精神,促進國防和軍隊各項建設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余愛水:以人為本,是個科學命題,是歷史課題,也是時代課題。以人為本,具有巨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所謂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為根本。是指管理活動中,堅持一切從人出發,以調動和激發人的積極性、創造性為根本手段,以達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斷發展為目的。人是生產力的首要因素,是一切財富的創造者。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是整個社會發展的趨勢和最高追求目標。因此,管理上的人本觀念的實質不是僅僅把人看成是生產力的首要因素,還在于把關心人、尊重人、解放人、發展人作為管理的目的。
以人為本不分國界、不分年代,是各種思想流派的共識,在這個問題的研究和認識上各派殊途同歸。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中,早就出現了主張以人為本的思想家和思想流派。認為“人者五行之秀氣也”,是說天地萬物之間,人是高于一切的。提出“國以人為本”、“得人者得天下”的思想。《管子》中明確指出:“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管子?霸形》篇提出“以民為本”的思想。《管子?霸言》篇說:“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也。”孔子說:“天地之性人為貴。”
以人為本,是西方經濟學、管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思想和核心價值觀。西方從“古典管理理論”到“行為科學”管理理論,都強調以人為中心、以人為本,雖然有許多理論學派,但都在“以人為本”上逐步形成了共識。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指出:“所謂企業管理,最終就是人事管理。人事管理,就是企業管理的代名詞。”
以人為本,也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理論觀點。馬克思講,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就是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的思想不僅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在軍事領域里同樣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我國古代軍事思想中有“為將之道,當先治心”的名言。西方軍事理論家也早就提出“人為戰爭之本”。我們軍隊的建設和發展,任何時候都需要堅持以人為本,要把是否堅持了以人為本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基本準則。
以人為本和著時代的節拍呼之欲出、應運而生。新軍事革命、信息化戰爭對以人為本提出了最基本、最緊迫的要求。不堅持以人為本,就不能適應新軍事變革的浪潮,就不能打贏信息化戰爭。科學技術越發展,武器裝備越先進,信息化程度越高,對人的要求就越高,與人的結合越緊密,越要堅持以人為本,越要體現人的價值、人的作用。世界上沒有一個現代化軍隊是武器裝備先進而人是很落后的。美軍是世界上武器裝備一流的,它的人的現代化、人的素質也是世界一流的。以人為本就是要充分發揮人的體能、智能的最高水準,把人的發展作為根本,使人能更加科學、更加理性地操控當代軍事、當代戰爭,使軍事和戰爭朝著對自己更加有利的方向發展,使戰爭中消滅敵人、保存自己不僅成為可能,而且成為現實。過去的大比例傷亡的戰爭變成信息化戰爭背景下的低傷亡戰爭,過去的世界性大戰變為現在的局部性戰爭,過去的持久戰變為現在的瞬間戰。快捷達成戰略企圖和政治目的。這些都要靠人來實現,是以人為本的結果。只要我們在以人為本的認識上取得突破,就會取得工作和建設上的突破;只要在實踐中突破以人為本上瓶頸,其它各種瓶頸便會隨之而破,許多長期積壓下來的疑難問題和現實重大問題就會得到快速有效解決。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1頁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