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來臨時,總有一樣東西會閃閃發光。
被稱為對抗風險良藥的黃金,在華爾街風暴肆虐時,進入了越來越多投資者的視野。本月來,國際金價最低探至830美元/盎司以下,最高超過910美元/盎司。然而對比這場“百年難遇”的金融危機,對比各種各樣關于“黃金避險價值凸顯”的評論,黃金的實際表現卻只能用“低調”形容。
是黃金的光芒還不足以吸引尋找避風港的資金?還是一些其他因素拖住了黃金的腳步?“低調”的原因何在?
金融危機中看黃金
當道瓊斯指數四年來首次跌破萬點,全球股市暴跌;當市場表現如同華盛頓9000億美元注資救市的消息從未發布過一樣;當全球央行聯手降息以對抗金融危機……這一切,看起來都是對貨幣利空、對黃金利好的消息。
中國銀行高級交易員徐明表示,由于全球股市下挫,上周資金首先大量流向美國國債,但本周開始,債市也滿足不了膨脹中的資金避險需求,加上降息使債市承受壓力,黃金市場成為資金新的流向。
9月29日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受阻,當天國際金價突破900美元/盎司。10月2日新的救市計劃通過,金價一度回落至830美元/盎司下方。但隨著之后危機繼續惡化,即便是注資救市總規模增至9000億美元,金價依然重新攀上900美元/盎司關口。徐明認為,如果救市行動確實穩定住了經濟,對黃金將有所打壓,但從現狀看,9000億美元的計劃尚未產生任何實質影響。從長遠看,9000億美元中的大部分將以債券形式發行,將增加市場對美元資產需求;但高額赤字仍將推動美元貶值,在美元中損失的價值,將在黃金等貴金屬市場中得到彌補。
全球央行聯手降息的行動如能確保抵擋經濟衰退,或許對黃金是一個利空。但短期內,降息使得資金從銀行、債券市場中撤出,鑒于當前濃厚的避險情緒,資金更偏向于流向安全性高的投資渠道;同時聯手降息也未立即平復市場恐慌,導致10月8日金價一度接近920美元/盎司。
能否擺脫羈絆
“好消息”不少,但最近國際金價只是“看上去還不錯”。每次沖上900美元/盎司關口,總會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拉回。相比今年3月中旬,次貸危機還未引起金融風暴,經濟危機尚處于“心理階段”時,國際金價卻首次突破1000美元/盎司。如今危機變成現實,避險需求更加強烈,金價受到明顯的阻力,是何道理?
通常情況下,判斷國際金價走勢,總會談到兩大影響因素———美元和原油。美元與黃金“此消彼長”,美元走勢強勁,投資美元升值機會大,人們自然會追逐美元;相反當美元在外匯市場上越弱時,黃金價格就會越高。另外,黃金本身是通脹之下的保值品,石油價格上漲意味著通脹會隨之而來,金價也會隨之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