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寶島臺灣紀念流通幣--赤嵌樓名詞考證 |
發布日期:2003-12-3 22:3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upload=jpg]UploadFile/200312322351546629.jpg[/upload]
中國人民銀行定于2003年9月30日起陸續發行中國寶島臺灣——朝天宮、赤嵌樓普通紀念幣各一枚。該兩枚紀念幣面額均為5元,直徑均為30毫米,材質均為黃銅合金,發行數量各1000萬枚。該兩枚紀念幣與現行人民幣具有相同職能,與同面額人民幣等值流通。
中華自古多名樓。如果說湖北黃鶴樓、湖南岳陽樓、江西騰王閣樓皆由歷代騷人墨客題詠而聞名,那么,臺灣赤嵌樓則因民族英雄鄭成功在此指揮部隊征討荷蘭侵略軍而聲名遠播。
赤嵌樓位于臺灣省臺南市民族路,是臺灣最重要的古跡之一。南明永歷四年(公元1650年),荷蘭殖民據臺時始建;1661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軍后于此改設天府,筑造宮殿,引入民族風格;清朝重建,含文昌閣、海神廟、五子祠、逢壺書院等中國傳統結構建筑始成今貌。赤嵌樓周長約140米,高約11米,樓閣宏偉,棟梁堅固,曲折玲瓏。北側樓下,矗立著九座巨大石碑,為清代乾隆欽賜,上刻乾隆親撰碑文。赤嵌樓風光優美,“赤嵌夕照”為臺灣八大名勝之一。
赤嵌樓是收復臺灣的歷史見證。17世紀上半葉荷蘭殖民者侵占臺灣后,陸續在島上修建進行殖民統治和鎮壓臺灣同胞的防御工事,其中在赤嵌地區也修筑了四方形的要塞,中國人稱之為“赤嵌樓”、“紅毛樓”。赤嵌樓用特別加工的磚砂砌成,非常堅固。1661年4月,鄭成功率師登陸臺灣,圍攻赤嵌樓,臺灣人民主動提供后勤給養,幫助鄭軍作戰,終于迫使該城中的荷蘭殖民者于當年5月4日投降。奪取赤嵌樓后,鄭成功在此設立指揮部,揮師于次年2月收復整個臺灣島,結束了荷蘭在臺灣38年的殖民統治。
赤嵌樓閱三百余年滄桑仍巍然屹立,它不僅是鄭成功個人英雄史跡的寫照,更是兩岸同胞共御外侮、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象征。它凝聚的歷史含義和雄渾的美學意境,訴說著過去,更昭示著未來。
2003年12月2日網友軍軍兄在中國集幣在線論壇中提出了以下問題,提問原文:“中國寶島”流通紀念幣中一枚主圖為臺灣赤莰樓。然而,不知乍的卻將“嵌”作為“莰”。經查新華大辭典第一卷772面應為“莰”。經查詢“嵌”“莰”好像不能通用。在此求教同仁!
我特將此字查閱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版《辭海》
一:《辭海》
“嵌( qian欠(去聲),舊讀qian謙(陰平))單獨查字的字義為1:填鑲 2:山石如張口貌。
“莰”(kan(上聲))字亦稱“莰烷”。樟腦族的脂環烴(ting)母體。通式為C10H180這一族中最重要的含氧衍生物是樟腦。
二:赤嵌( kan (去聲))
1:古地名。今臺灣臺南市一帶,原有赤嵌社之稱是臺灣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
2:古城名。清順治十年(1653年)荷蘭殖民者普羅文查( provintia )城于今臺灣臺南市,華人稱為赤嵌(kan)城亦稱紅毛城,十八年鄭成功收復臺灣改置承天府。
經查,“赤嵌”名詞,“嵌”( kan )發音與 “莰”(kan)字不同音不同字,“嵌”字也實為一個多音字。證明了只有“赤嵌”兩字中的“嵌”字只能念( kan )發音,屬專用字。所以該枚中國寶島臺灣紀念流通幣--赤嵌樓名詞正確無誤。
三:在網上也查到了兩條有關出現“赤莰”的地名的文字。
1:中央電視臺http://www.cctv.com/taiwan/special/hxla/pick/2002-12-25/45.shtml的2002年CCTV “紅河杯”海峽兩岸知識大賽中的必答題第六部分是這樣的“問題:(屏幕出現布達拉宮、天壇、臺灣赤莰樓)說出三座古建筑的名稱及所在省份。答案:布達拉宮在西藏;天壇在北京;赤莰樓在臺灣。”
2:協力國際旅行社http://www.xlyc.com/detail.asp?flinfid=144 中第八日: 高雄—臺南—嘉義早餐后乘專車經高速公路到達臺南,參觀鄭成功遺留下來的赤莰樓,安平古堡,午餐后前往阿里山森林游樂區享受森林浴,游覽姐妹潭,阿里山神木,三代木,受鎮宮,慈云寺,梅園,沼平公園等,并可免費享用阿里山高山茶。
以上兩個網站把“赤嵌”的“嵌”(kan)字地名均都寫成了“莰”(kan)字。也是對人們正確認識文字理解起了一定的誤導作用。
中國寶島臺灣流通紀念幣正面主景圖案均為國徽,內緣上方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內緣下方刊“2003”年號。第一枚朝天宮普通紀念幣背面主景圖案為朝天宮,左方為樹木圖案,其前景為燈籠圖案;幣內緣上方刊“5元”字樣,內緣下方刊“寶島臺灣——朝天宮”字樣。——赤嵌樓普通紀念幣背面主景圖案為赤嵌樓,左方為樹木圖案,其前景為九座石碑;幣內緣上方刊“5元”字樣,內緣下方刊“寶島臺灣——赤嵌樓”字樣。幣正面內邊上下左右采用現代世界先進微縮技術 ,“寶島臺灣”以防偽性很強的漢語拼音字母,“BAO DAO TAI WAN”組成,該套采用微縮字母在流通紀念幣中的運用,也是繼世界文化遺產流通紀念幣系列之外又一款具有字母微縮技術的流通紀念幣,這也顯示我國將在紀念幣制造上的全面應用高科技技術。
[upload=jpg]UploadFile/200312322364175435.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31232237882630.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312322374336358.jpg[/upload]
編輯原因;修改文字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3-12-3 23:44:28編輯過][/color][/align]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