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自誕生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其獨特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成為人們喜愛的文化享受方式。1895年,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制成能將影像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電影機,真正的電影誕生了。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創辦人任景豐把譚鑫培主演的京劇《定軍山》納入電影視野,開中國人自己攝制影片之先河。到2005年是電影登陸中國所歷經的整整第一百個年頭。百年的歷程,百年的縮影;百年的輝煌,百年的辛酸!在百年的聲色光影中,流淌著我們這個民族的血液;在百年攝影機的鏡頭里,記錄著我們這個民族成長的真實!
中國電影的百年史是中國文化史的一個有聲有色的部分,是中國走向現代文明的一個標志,是中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個見證。為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滿足我國影迷和收藏愛好者需求,應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申請,中國人民銀行于2005年12月1日發行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其中金幣1枚,銀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金幣為圓形精制幣,含純金1/3盎司,直徑23毫米,面額150元,成色99.9%,發行量20000枚。銀幣為圓形精制幣,含純銀1盎司,直徑40毫米,面額10元,成色99.9%,發行量60000枚。該套紀念幣由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沈陽造幣廠鑄造,中國金幣總公司總經銷。
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均為華表、禮花、牡丹花及電影膠片圖案組合,并刊國名、年號。中華民族的象征——華表、中國國花——牡丹、以及禮花、電影膠片的有機組合,巧妙的再現了中國人民對電影一百年所取得成就的歡欣鼓舞。2005年是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周年的日子,無論對于中國的電影人還是廣大電影觀眾,這都是一個重大的節日。2005年對于中國電影人和廣大電影觀眾來說無疑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在中國電影迎來百年誕辰的這一重要歷史時刻,中國電影產業和觀眾群體穩步發展,許多優秀影片在給廣大影迷帶來豐富精神食糧的同時,更獲得了國內外業內人士的首肯,屢獲國際大獎即為佐證。
1/3盎司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電影場記板及“100”造型組合,并刊“中國電影百年”中文字樣及面額。從中國電影誕生到現在,中國已經拍攝了近7000部電影。當我們仔細回望中國電影百年歷程中每一季搏動的時候,我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代代相傳的中國電影人的熱血和信念。正是他們的赤誠、智慧和創造,才使中國電影毫無愧色地融進了中華民族不屈不饒、頑強奮進的奔涌之河,繪就了波瀾壯闊、憾人心弦的史詩,令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有充分的理由為之自豪,為之驕傲!中國電影百年回顧:誕生與起步——1905年至1948年。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是1905年秋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與京劇名角譚鑫培合作拍攝的京劇片斷《定軍山》,它標志著中國電影的正式誕生。曲折中發展——1949年至1976年。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電影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新的天地,新的人物,新的思想也帶來中國電影藝術題材、風格、樣式的多樣化。但是,由于受歷次政治運動的干擾,這個期間中國電影也經歷了曲折的道路。探索中前進——1977年至今。這個時期是中國電影在探索中前進的時期。中國政治經濟的改革開放,促使電影藝術家在中國電影傳統和世界電影潮流的交流中,認真地探索,積極地創造。電影藝術家關注電影本體,各類風格樣式的作品百花紛呈。近幾年,中國電影藝術家不僅注意電影藝術的探索創新,而且關注電影的娛樂性與商業特性,研究廣大觀眾的愛好與趣味。中國電影前進的步伐跨得越來越大。
1盎司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攝影機及電影膠片盒圖案組合,并刊“中國電影百年”中文字樣及面額。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印度沙龍內,正式放映了《墻》、《嬰孩喝奶》、《盧米埃爾工廠的大門》和《水澆園丁》等幾部世界上最早的影片。這一天,被世界各國電影界公認為是電影發明階段的終結和電影時代的正式開始。電影發明以后,很快傳入中國。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園第一次放映了電影。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了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戲曲片斷,譚鑫培主演)。1908年,上海建成中國第一座可容納250人的影院——虹口大戲院。1912年,美國商人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第一家電影制片廠——亞細亞影戲公司。1913年,中國生產了第一部有情節的故事片——《難夫難妻》。以后中國電影有了較大的發展,成立了一批電影制片廠,其中較著名的有明星影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天馬影片公司、聯華影業公司等,攝制出一批對電影藝術發展有貢獻的影片,如《孤兒救祖記》、《故都春夢》和《歌女紅牡丹》等。通過這些影片培養出中國第一批電影藝術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中國電影事業獲得全面的發展,建立了10多個國有電影制片廠,建起了大型電影機械廠、電影洗印廠、電影膠片廠,成立了高等電影專業學府—北京電影學院和以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為龍頭的電影發行網。到90年代,全國放映單位(影院、放映隊等)已超過10萬個。故事片年產量最高達140部,每年觀眾在200億左右人次(不包括電視播放影片的觀眾)。60年代以來,為了繁榮電影事業,先后舉辦了百花獎和金雞獎的評選活動,還在長春、上海等地舉辦了國際電影節。有不少優秀影片在權威性國際電影節上獲獎。一百年來中國電影所走過的道路,記載著中國人民堅忍不拔、一往無前的腳步,從一個側面生動地反映了我們的奮斗、我們的艱難、我們的困惑、我們的輝煌。而電影演員所塑造的銀幕形象,以及由這些銀幕形象所組成的人物畫廓,是上述歷史進程和民族精神的最為直觀和有力的寫照。
從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問世至今,中國電影走過了百年歷程。中國電影與中國人民休戚與共,記錄了可歌可泣的中國歷史,再現了不屈不饒的斗爭精神,書寫了輝煌的藝術篇章,創造了膾炙人口的作品,塑造了令人難忘的人物形象。為紀念中國電影百年華誕,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金銀紀念幣”,對記錄中國電影事業無疑具有十分特殊而深遠的意義。電影百年是我國影視文藝界的一大盛事,文化性和群眾普及性很強,這套紀念幣的發行進一步擴大了金銀幣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它的發行,旨在于中國電影工作者和廣大電影觀眾中培養一個嶄新的收藏群體,同時為中國電影百年華誕獻上了一份厚禮。為表示對中國電影事業的熱情支持與厚愛,中國金幣總公司于12月27日舉行了向中國電影基金會贈送“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金銀紀念幣”的儀式,在儀式上向中國電影基金會贈送了編號為100號的電影百年金銀紀念幣一套,并向被人事部、國家廣電總局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稱號的50名電影藝術家每人贈送了一枚銀幣。電影百年紀念幣不僅是一份精美的禮物,也是一套很好的投資幣品。無論是從外包裝盒的設計,紀念幣的鑄造工藝、指導價升水,還是近期較大的市場需求和較活躍的買盤來看都是一套價值高長線看好的投資品種。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來源:中國金幣收藏網 作者:蕭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