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票發行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65年。從1863年開始,在我國的上海,鎮江,蕪湖,重慶、福州等地先后出現了許多“書信館”,并開始發行郵票,發行的郵票稱為“商埠郵票”。其中以1863年在上海租界內開辦的上海工部局書信館為最早。1865年該館發行了中國第一套郵票,圖案是龍,稱為“上海工部大龍” 。票面有兩分銀、四分銀和一錢六分銀。見下圖:
![](http://www.51jb.com/bbs/UploadFile/20061299275224386.jpg)
“上海工部大龍”郵票
1876年,請政府同英國簽訂《煙臺條約》,同意英國人正式開辦郵政業。1878年初,成立海關郵政局。同年,海關郵政局發行大龍郵票,這是我國第一套正式郵票。郵票由中國人設計,面值一分銀、三分銀、五分銀(一分銀是一兩銀子的百分之一),銅板雕刻,共發行過三期。
第一期發行于1878年7月,用半透明白紙。相鄰兩票距離是2,5毫米,稱為“薄紙大龍”。
第二期發行于1882年,紙質與一期相同,但是兩票間的間距擴大為4,5毫米,稱為“寬邊大龍”
第三期發行于1883年,紙質比前兩期厚,由于印版腐蝕,郵票清晰度不如前兩期,稱為“厚紙大龍”。
1878—1896年是海關郵政時期,共發行了大龍,小龍,萬壽三大類郵票。
1878年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
中國郵政大致可分為大清郵政、中華郵政和新中國郵政三個時期。大清郵政始于1896年3月20日(光緒二十二年),光緒皇帝正式批準開辦大清郵政官局,成為近代郵政在中國得到承認并正式開辦的標志,郵票用銀元為單位。由于新票還未印出,所以就用小龍票加蓋銀元單位,后用新印的萬壽票加蓋銀元單位。但還是不夠用,于是就用一種大清朝的紅色印花稅票加蓋銀元單位充作郵票應急,即大名鼎鼎的“紅印花加蓋”郵票。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www.51jb.com/bbs/UploadFile/2006121713105958833.jpg)
紅印花加蓋小字當壹圓郵票
1897年8月16日,新設計的郵票終于出來了,這就是蟠龍郵票。圖案有蟠龍,躍鯉,飛燕三種。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photo.sohu.com/2004/04/26/05/Img219950522.jpg)
1897年的蟠龍、躍鯉、飛燕郵票全套12枚
為紀念我國的郵政發展史,中國人民銀行于1996年“大清郵政”成立百年之際,發行了“中國郵政一百周年紀念”金銀紀念幣一套兩枚,包括1/4盎司金幣一枚和1盎司銀幣一枚。見下圖:
![](http://www.ccbczpx.com/hoto/uploadmyfile/9614-ja-1_4oz.jpg)
![](http://www.ccbczpx.com/hoto/uploadmyfile/9614-jb-1_4oz.jpg)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www.51jb.com/bbs/UploadFile/2006121314345997945.jpg)
![](http://www.ccbczpx.com/hoto/uploadmyfile/9614-ya-1oz.jpg)
![](http://www.ccbczpx.com/hoto/uploadmyfile/9614-yb-1oz.jpg)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www.51jb.com/bbs/UploadFile/200612810454068482.jpg)
該兩枚幣的形制與正、背面圖案均相同:形制為外圓內方,與“大唐鎮庫”有相近之處。 “大唐鎮庫”的內方是方孔,“郵政百年”的內方是中間套了一枚方郵。
該幣的正面據中為“特1國徽特種郵票”圖案,上方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下標“中國郵政一百周年紀念”和“1996”字樣。這枚郵票圖案取材于我國在1951年10月1日發行的志號為特1的《國徽》特種郵票,一套5枚,是新中國發行的第一套特種郵票。見下圖:
特1國徽特種郵票
“郵政百年”紀念幣上選取的是上圖最后一枚面值800元的圖案,按當時的幣值計算相當于工改前的人民幣8分錢左右。此枚郵票真品現價約45元左右。
該幣背面圖案即取之于“大清郵政”在1897年發行的壹角蟠龍郵票,此枚郵票真品現價約1700元左右。幣面主圖為郵票,右邊靠下刊“25元”面額,下標“THE CENTENNIAL OF CHINA POST”英文字樣。細賞郵票上的蟠龍,在雕刻大師的精雕細琢下,昂首瞠目,以曲為張,似騰若飛,在小小的方寸間栩栩再現中國龍之神韻。
因此說,該幣是集中國郵政的兩個第一于一身:大清郵政的首枚龍票和新中國的首枚特種郵票;也是集郵、幣于一身,是郵票與貴金屬的完美結合,題材獨特。3000枚的發行量相對于現在的發行量來說屬少量,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今后在3000枚及以內發行量的幣品都會日顯珍貴。該幣折射出我國郵政與郵票的發展史。在當前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收藏這樣一枚“郵政百年”貴金屬紀念幣,閑時把玩,既是對美幣的一種欣賞,也是對“鴻雁傳情,家書萬金”時代的一種追憶。
來源:中國金幣收藏網 作者: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