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盛唐宮廷生活的真實寫照
——《簪花仕女圖》彩色紀念銀幣鑒賞
1998年起,以中國古代名畫為題材的金銀紀念幣開始了新的篇章。首先,運用彩色工藝予以表現原畫風貌。其次,運用長方形的幣面造型來表現原作。這兩點的創新,使中國金銀幣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1998年發行的《簪花仕女圖》彩色紀念銀幣,技術規格為:面額50元,重量5盎司,成色99.9%,幣面規格為90*40MM長方形,精制,發行量18800枚,由瑞士造幣廠鑄造。
《簪花仕女圖》彩色紀念銀幣,以長方形幣面造型極具中國畫的審美視角。正面唐代長安大明宮含元殿的圖案,則與背面反應唐代宮廷貴族婦女的閑情生活有機相融。為了營造皇家宮殿的恢弘氣派,設計師將含元殿作了一條曲折并極富變化的底邊勾勒,就是這一看似簡單卻很經典的線條,在上部寥寥數筆點綴出的云霧呼應下,皇家宮殿的逶迤、巍峨、旖旎展現得一覽無遺。
背面為唐代畫家周昉所作《簪花仕女圖》,在大面積鏡面鋪底、浮雕加彩色移印工藝的揮映下,畫面明亮而艷麗,人物神態副真而細膩。《簪花仕女圖》,取材宮廷婦女的生活。畫中人物體態豐腴,動作從容悠緩,表情安詳平和,嬪妃們的身份及生活特點表現得很充分。這幅畫的主要成功是在形象及動態的刻劃方面:用筆樸實,氣韻古雅。畫面以艷麗的工筆重彩刻畫了宮廷貴婦們采花、賞花、漫步、戲犬的四個生活情節,用以表現宮廷貴婦們的閑適生活,她們一個個高髻簪花,身披輕紗,服飾華麗,神態優雅,令人體味到她們閑極無聊和懶散空虛的心態。而兩個畫得較小、持扇相從的侍女,則表情沉默茫然,顯出不同身份和不同情態。其畫面賦色技藝,層次明晰,面部的暈色,衣著的裝飾,都盡顯畫工之精巧。輕紗的透亮松軟,皮膚的潤潤光澤,都畫得肖似,表現出作者具有高度的藝術技巧和概括能力。本畫的主題是古代貴族婦女們狹窄貧乏的生活中的寂寞、閑散和無聊。描寫了她們的華麗的外表,也通過她們的神態提示了她們的感情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會對于婦女的束縛。
[upload=jpg]UploadFile/2006-8/20068137335341861.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6-8/20068137345228014.jpg[/upload]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6-8-13 7:39:08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