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初試黃金市場的投資者在選擇買進黃金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因素通常是價格,但是這恰好弄錯了黃金投資的關鍵問題所在。價格波動在黃金投資中只是次重要因素,必須要從對買入并持有黃金的原因進行本質性的再認識。
買入黃金通常是某些防御性或避險性金融戰略的需要,黃金是一種久經考驗的抵御通脹的保值工具,因此如果人們認為通脹情況有惡化的可能,就會選擇購入黃金。這種防御性旨在保持紙幣的購買力,因為持有黃金等同于持有一種健全的貨幣,而不是持有一直處于通脹中的本國貨幣。而另一種購入動機則是由于黃金擁有獨一無二的特征,即黃金是沒有交易對手風險的貨幣,剛剛在美國銀行業出現的擠兌現象突出了這種避險需求的重要性。從銀行提走貨幣的原因是儲戶開始意識到,貨幣的價值僅僅取決于銀行兌現其承諾的經濟能力。相反,黃金則不需要依賴于承諾,它是唯一一種有形的資產貨幣,而不是某些銀行或金融機構發行的“欠條”。
舉個例子來說,一盎司黃金在今天大約能購買的原油數量與其在過去60年中的任何時候能購買的原油數量是一樣的。這表明黃金并不產生任何回報,也并不能給其持有者帶來買入更多原油的機會。但是,因為本質上你仍然可以買入同樣數量的原油,一盎司黃金在保持購買力并保存財富這方面起到了極大的作用,而這正是貨幣應有的功能。
因此,在考慮配置黃金資產時,投資者應當關注黃金是什么,黃金能為我們提供什么以及黃金能幫助我們達到什么目的,而不只是單純關注黃金價格的漲跌。黃金其實是一種特殊的儲蓄形式,如果選擇以健全貨幣的形式持有自己的一部分財富,那么黃金便可以安全地保存這部分財富。投資者很難從這一角度看待黃金并較少關注其價格運作,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習慣于通過貨幣而非黃金來判斷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同時,也在于已經習慣于將黃金看作一種投資而非貨幣,而后者才是黃金真正的本質所在。
作為投資者而言,應該克服上述的偏見以及錯誤習慣認知,才能使財富得以遠離資本管制以及其他政府限制的威脅,那么黃金資產為你帶來的這種安全性將獲得進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