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50兩銀錠的魅力(圖) |
發布日期:2008-5-29 9:53: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 作者:李小萍
近年來湖北50兩銀錠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今年再創新高。春拍中,北京誠軒拍賣兩件保存極好的光緒三十一年七月湖北厘金和湖北光緒三十四年六月牙厘總局50兩銀錠,落槌價都是14萬元。中國嘉德一件湖北光緒三十四年六月牙厘總局50兩銀錠落槌價是11萬元。這三件湖北銀錠的銘文雖然不同,但反映的是同一種稅種:厘金。 厘金是產生于咸豐三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后,清政府急調幾十萬大軍,分駐江南、江北大營,圍堵和抑制太平軍的發展。清政府刑部侍郎雷以誠在揚州幫辦軍務,因部撥軍餉捉襟見肘,分攤各省的協餉又遲遲未到,雷以誠急中生智在江邊設局,對來往船只勸捐助餉,成效顯著。但勸捐畢竟是勸,并非長久之計,于是采納了幕僚張江的建議,試行商賈捐厘之法,籌措足了軍餉。次年雷以誠上奏朝廷,建議在江蘇各地仿行試辦,不久推廣于各省,咸豐末年(1861年)普及全國。此時的捐厘已無“捐”的含義,成為名副其實的稅課。 厘金主要包括百貨厘、鹽厘、洋藥厘和土藥厘等四類,其中百貨厘舉辦最早,收入最大,范圍最廣,日用百貨無所不包,因此,厘金主要是對百貨厘而言。厘,即1%,是按貨物價格的1%征收。各省厘金的征收是以銀、錢為主,即大數用銀,小數用錢,厘金局將收繳上來的厘金銀錢,兌換成銀兩,鑄造成銀錠,部分上解中央,大部分留存本地。 只要了解厘金的含義,就會對厘金銀錠的高價不難理解。而且這幾件銀錠都是由湖北官錢局鑄造,湖北官錢局成立于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是由張之洞發起創辦的地方性管理鑄行各類貨幣的專門機構。在其成立之前,各縣上解稅銀的鑄造都是由幾家大銀號包攬的。官錢局成立以后,鑄造銀錠的任務全部落到了官錢局的頭上,在其鑄造的銀錠上都會留下“官錢局”的字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