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幣能否去繁從簡 |
發布日期:2003-12-28 21:56: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作者:天涯布衣
一個民族有著很多直得自豪的東西,生肖,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個值得自豪的情結,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著一個相對稱的生肖年份,
中華生肖文化源遠流長,在浩如煙海的成語詞典中,有許多與動物有關的成語典故,其中十二生肖又格外引人注目,它已成為漢語特有的一種文化內涵,其背景則是我們講述了數千年的數不清、道不完的"生肖故事"。
發行一些收藏品是值得的,郵票、磁卡、錢幣都曾發行過,這對弘揚民俗文化、加深民俗情結有較大的意義,但是,凡事有個度,在有限的度里才能體現它的效應,如果超過這個度,就適得其反,生肖金銀幣里,發行太多太濫,1/10盎司、8克、,1/2盎司、1盎司、五盎司、12盎司、1公斤、圓型、方型、扇型、梅花型、彩色、本色、金的銀的,一輪二輪。。。。。。。。,有點象酒桌上的大拼盤,又有點象鄉下的農貿集市的商品。
收藏不是生活必須品,它只是業余的、精神生活中的一種樂趣,它還沒有列入國家宏觀的國計民生的產業結構中,不象工農業產品和生活必須品一樣有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控,這些產業,當它影響國計民生時,國家會出面干預。
但金銀幣還沒到這個級別,(流通貨幣除外),它充其量只是一種少數人的娛樂消費品,只是一種部門的行為,在國家法律范圍內,并不受到干預,任由其生自滅,自我發展。
因此,金銀幣的發展應該根據國情民情的需要來發行相應的品種,每開發一個品種,都應考慮國民的經濟承受能力,考慮最后的需求沉淀,這樣才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則,只有變成《祝福》里的祥林嫂了。
從收藏心角度說,一般的收藏者都有求全心理,有生肖情結的收藏者,面對洋洋大觀各規格、彩色本色、金的銀的生肖,真有點無所適從的感覺,買吧,經濟承受能力有限不說,且畫案內容相同,不買吧,少了些規格品種,總有點說不出的遺憾,興趣大減,大大削弱了對這種民俗的情結,長此下去,此題材的金銀幣也許會少有人問津。
反觀生肖郵票,雖然也年年發,二十多年不停頓,長時間的連續發行,雖然也讓人感到疲憊,讓人在集與不集中猶豫不決,但生肖郵票有一條好處-----規格不多,花錢少,所有的生肖郵票全買,也花不了多少錢,權當給孩子買玩具,這正是生肖郵票群眾基礎廣泛的優勢。
而我們的生肖金銀幣,動輒幾百,幾千、幾萬元,在目前的國民經濟條件下,還無法大面積擴散,它的不擴散,籌碼就大量集結在市場里,在倉庫里,對它發展前途造成一種嚴重的壓力------資金壓力、信心壓力、收益壓力、信譽壓力、興趣壓力等等,嚴懲阻礙了后續題材的良性發行。
何不低下生肖幣高貴的頭!
應該去繁從簡,去重從輕,比如說,每年的生肖,彩色的只出一盎司銀幣和1/2盎司金幣,本色的只出1盎司銀幣有1/3盎司金幣,一律圓型或彩圓本方,這樣,選擇性少了,財力精力也相應減輕了許多,會有更多的人參與,否則,既浪費了題材資源也浪費了人力物力,效果還不好。
那種認為發行多種規格以適應各層次的群體需要的想法并不現實,因為,金銀幣各題材各規格其實也不少了,各層次的需求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來選擇各種系列題材和各種規格,沒有必要每個題材都規格多樣化,因為,未必全部題材全部規格的品種都得到有效需求。
金銀幣要健康發展,必須有自己的特色,各題材各系列都形成規律性。如果雜亂無章,多少讓人不快,象珍稀動物金幣,5枚幣有3枚是8克的,一枚1/3盎司,一枚1/2盎司,為什么不能統一為8克為1/3克?實在讓人費解,這樣集起來多少讓人尷尬。
現在的市場雖然低迷,生肖幣也回落了不少,但還不是它的真實價格,因為各種規格的籌碼還相對集中,還沒有得到充分的有效沉淀,這些籌碼的總市值沉重得凝聚的風險是明而易見的,后續同題材品種的不斷發行,估計也不會有多大的起色,與其如此疲憊的支撐,還不如提前了結------趁早調整生肖幣的發行思路。
金總的發行政策正在改善,但步子還不夠快,其它如銷售渠道、發行量、工藝質量等尚有許多復雜的程序有待研究,可以循序漸進改革,但決定一個題材發行幾個規格幾個幣型,應該不是很困難的事,金總是否認真考慮一下收藏者的愿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