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家郵政局“封存1992年至2001年紀特郵票”緊急通知同步,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近期也下發了《關于全國通用磁卡及其兌換專用IC卡銷毀工作安排的通知》(簡稱“銷毀通知”)。盡管涉及對象不同,但兩者目標一致,就是從根本上,改變市場委靡不振的弱勢。而后者,對于磁卡市場的再度崛起,意義更加深遠。
從1994年粉墨登場到2000年退出通信舞臺,管理層對電話磁卡的收藏與投資,始終持否定態度。此次“銷毀通知”則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首次肯定“雖然磁卡話機已經在全國停止使用,但磁卡在收藏市場上仍然有相當規模的交易,具有一定的市場價值,應視為有價證券。”它至少包含三方面意義:一,肯定電話磁卡的收藏;二,肯定電話磁卡的交易;三,肯定電話磁卡為有價證券。
1997年電話磁卡因收藏升溫引發市場炒作,管理層不僅漠然處之,甚至采取加印等舉措,對電話磁卡市場進行一再打壓。之后三年,電話磁卡雖幾度出現上揚勢頭,但由于決策層疏于管理,致使違規貨源大量傾泄,資金不堪重負,最終導致行情夭折。應該說,從與郵、幣共分天下的大起,到最后無人問津的大悲,管理層的態度,在其中起主導作用。從這個角度,“銷毀通知”將對卡市產生重大的影響。
此次電話磁卡的銷毀工作,管理層不僅高度重視,而且是精心組織,妥善安排。“銷毀通知”中,甚至對銷毀工作的時間與相關費用,也做了具體細致的安排。用通俗的話,管理層這次是“動真格”了。試想一下,如果他們觀念
沒有改變,如果仍不正視電話磁卡市場的存在,那他們也就沒有必要運用大量人力物力來進行銷毀工作了。
中國網通的銷毀工作于4月29日以前結束,但由于沒有及時公布相關數據,因而市場參與者始終對此存疑。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的“銷毀通知”,開場白就是“根據集團公司領導批示精神,全國通用磁卡及其兌換專用IC卡集中回收銷毀工作安排在2004年5月進行。”簡單明了,直奔主題,其用心,也十分良苦。
“銷毀通知”讓卡市的參與各方對前景產生了許多聯想,其中相當一部人,由猜測、觀望、等待,轉為實際行動。作為一種戰略,銷毀電話磁卡的更大意義,是喚回市場資金的膽略,激發市場人氣的豪情。近期卡市成交相對活
躍,市價也緩慢走高,正是“銷毀通知”為卡市帶來的新氣象。而這恰恰是投資者、藏家以及市場一直期盼的。
五月,磁卡市場吹進一縷春風。六月,這春風能否化為一天紅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