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健初
來源:《金幣資訊》48期
相比較而言,曾經三雄稱霸的郵幣卡市場,2004年圖形走得最沒有生氣的,無疑就是金銀幣市場。
真正風頭出盡的,當然非郵票市場莫屬。2004年前三個月,郵票各強勢品種群芳爭艷,共同打造出了郵市明媚春景。其中以“甲申猴”為龍頭的2004新小版、以“青銅器”為代表的2003套版張、以“庚申猴”為大旗的早中期郵票等,短短百天之內,高者漲幅6倍以上,低者也有200%的升幅。效益引來資金,資金鼓舞人氣,人氣營造氣氛,越來越多的觀望者積極介入,從而引發了更大范圍的異動。近期行情雖有所回落,但管理層一紙“封存1992年至2001年紀特郵票”的緊急通知,又為集郵者參與市場,鼓起了極大信心。
磁卡市場近階段變化也讓人興奮。三大板塊中的老八卡、垃圾卡、縮量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活躍。在這之前,磁卡板塊被認為是死亡板塊,自2001年春季異動之后,整整三年時間,從未出現過任何有價值的市場起伏。由于決策層實施銷毀措施,磁卡市場受到刺激,步郵票市場之后,也快速發動了一輪強勁行情。其中《廣西》最高上沖到440元,《青少年》上漲到60元上方,后七枚生肖卡,也一度漲至500元附近。《人民郵電》、《豆腐節》等,高峰時也上翹到150元左右。盡管之后隨郵市走軟,但虎風猶存,仍具有相當的爆發力。
2004年以來的錢幣市場,始終處于一種下雖有支撐但上有明顯阻力尷尬局面。郵票市場的紅紅火火,錢幣市場眼巴巴只有看的份兒。一些熱門雖也向上發動沖擊,但力度非常有限。其中5盎司《大鬧天宮》,勉強從62000元上行至73000元,漲幅只有16.12%;王者風范的《貴妃醉酒》,也只是從15000元升至15700元左右。彩銀套幣如《京劇藝術》、《紅樓夢》、《神話故事》等,變化也十分微弱。曾經風光強勁的生肖彩銀幣系列,表現更差強人意。
深層次分析,金銀幣市場的外部環境并沒有發生質的變化,為什么錢幣市場的行情遠不如郵票與磁卡市場火爆?原因在兩個方面,一是郵市持續走強帶來短期巨大的投機效益,從而分流了錢幣市場的人氣與資金;二是2003年“彩金龍”高臺跳水,重創了錢幣市場的元氣,打亂了錢幣市場格局,目前尚不能得到有效恢復。
郵票市場重新形成龍頭老大地位,磁卡市場也躍躍欲試再創二度輝煌,錢幣市場在它們的帶動下,能否后發制人,雄風再起?
政策面上,管理層始終對給錢幣市場以高度關注。前期中國金幣工作會議,決策者相繼推出如“加強公司經營管理”、“提高金銀幣產品質量”、“弘揚金幣文化”等宏觀措施,對錢幣市場步入良性運行通道,具有深層次的實質意義。
資金面上,通過方方面面共同打造,金銀幣收藏已經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收藏群體也呈不斷擴大趨勢,具有一定的資金基礎。另一方面,郵幣卡市場形成一榮俱榮局面后,資金流動也成為行情互補的主要方式。更多場外資金,正在源源不斷地注入。
信心面上,郵票與磁卡市場聯手走強,為錢幣市場注入了激情,也為金銀幣愛好者的收藏投資,最大的支持與鼓舞。此外,近兩年金銀幣發行政策的變化、市場的變化以及金銀幣本身的變化,也使投資者越來越有足夠的信心。
無論從哪個角度探討,錢幣市場都具備厚積薄發的環境和條件。后發制人,僅僅只是技術問題,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