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jpg]UploadFile/2007-6/20076261203097405.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6/20076261202467588.jpg[/upload]
“幻彩銀”價格徘徊3年,上漲空間終于打開
來源:《廣州日報》,文/圖/表 記者林琳、實習生沈新昌,刊登時間:2007.6.26
"每個人都在關注重大題材、市場產生統一興趣時,才是在金銀幣市場上撿漏的好機會",在奧運會題材大有"愈演愈烈"之勢時,收藏金銀幣數年的于先生卻"專鉆牛角尖",挑選被忽略的"黑馬"--人民代表大會50周年幻彩銀幣。自4月以來,該幻彩銀幣從300元逐步走向400元,成為"市場老手"們虎視眈眈的品種:"與同規格本色銀幣對比,這個品種的價格依然嚴重超跌,就看你有沒眼光入市。"
受群眾喜愛有群眾基礎
人民代表大會50周年幻彩金銀幣發行于2004年,是為了紀念2004年9月9日全國人大成立50周年暨全國人大一屆一次會議勝利召開50周年而發行的。該套金銀幣共2枚,1枚為1/2盎司幻彩金幣,面額200元,發行時的全國統一零售指導價2950元,發行量5000枚;1枚是1盎司的幻彩銀幣,面額10元,發行時的全國統一零售指導價為280元,發行量5萬枚。是中國人民銀行自1979年發行貴金屬紀念幣以來唯一一枚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并采用激光全息幻彩工藝鑄造的紀念金銀幣。
其正面圖案均為國徽、北京人民大會堂和華表圖案,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北京人民大會堂天穹燈飾圖案(幻彩)及"人民代表大會成立五十周年"中文字樣,并刊面額。背面均采用幻彩效果,在光線下隨著觀賞角度的不同而呈現彩色的光暈。該金銀幣曾因題材重大、工藝先進、鑄造優良而成為"最受群眾喜愛的2004年中國貴金屬紀念幣"。
從發行之初到現在,“幻彩金”的表現較為平穩,市價徘徊在3300-3500元之間,沒有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幻彩金在我國并不是第一次出現,早在2000年中國人民銀行就曾發行幻彩“觀世音菩薩”金幣;其次,相比銀幣的“大眾藏品”特性,金幣需要投入的成本更高,投資者關注度自然減少。
"幻彩銀"價格低于大部分彩銀
自發行以來,"幻彩銀"的價格以不為人發覺的速度徘徊前進,大部分時間處于300-350元的區間中,幾乎與同規格的本色銀幣市場價格相近;而大部分彩色銀幣價格均在400元以上,甚至遠高于400元,如中秋題材銀幣早已突破1000元,不少生肖彩色銀幣更達到數千元!
許多市場人士對此頗為不理解,認為"幻彩銀"具有特殊題材、豐富的價值內涵,有一定的群眾基礎(獲得"最受群眾喜愛的2004年中國貴金屬紀念幣"評選冠軍),而且其特殊工藝又有唯一性,竟出現典型的價格倒掛現象。
有行內人士認為,從"幻彩銀"的上升速度看,該品種甚為"穩妥",雖然不會大升,但也應該不會跌破發行價,是一個適合收藏保值的品種,但不適合進行投資。
然而,近2個月來,"幻彩銀"的價格逐漸走出掙扎許久的"迷霧",現出晴朗的一角,從廣天藏品幾個分店了解到,市場中價格從4月的345元上升,突破400元,在6月更達到410元。"幻彩銀接下來肯定會繼續走高,"一個收藏行家肯定地說,"幻彩銀的價格形同股票低位,有多年收藏經驗的收藏人士就能明白其未來潛力。"
[upload=jpg]UploadFile/2007-6/2007626120474949.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6/20076261201013662.jpg[/upload]
市場出現大量入貨痕跡
被收藏人士如此看好,主要因為"幻彩銀"具有許多特性:無論是投資還是收藏的品種,關鍵是看題材有沒有"賣點",該銀幣以錢幣文化的形式紀念重要的歷史時刻,具有重大意義;該銀幣背面采用幻彩效果賣點使其具有較大的收藏意義;其發行量為50000套,相比其它貴金屬紀念幣發行量非常小,加上部分面向海外發行,國內流通量更小,3年來應已被市場消化完畢,流通量減少必然會令價格走高。
另外,相比其他貴金屬紀念幣多枚一套的規格,該紀念幣是"單枚一套",對于投資者來說具有易操作易收藏的特點,收到很多集藏家的青睞。而歷史上"單枚一套"規格的貴金屬紀念幣具有高升值空間和炒作的先例,例如1997和1999年間發行的單枚熊貓銀幣,市價曾經上漲到近1000元。有行家表示,2個月來可從市場"嗅"出明顯的投資者伺機大量入貨的痕跡,估計此時入貨還有一定的升值空間。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馬路天使于2007-6-26 14:33:45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