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賈關法,來源: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來源: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轉載請注明摘自“中國集幣在線”,來源于2007年第二期《錢幣》報,謝謝!
伴隨改革開放誕生的中國金銀紀念幣,以發掘傳統文化和弘揚時代精神為己任,走過了28年光輝的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當前,歷史進入了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階段,需要全面營造一個與之相適應的文化氛圍。為此,以新的視角設計發行福文化系列彩色金銀幣,正合天時、地利、人和之宜。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200711720291660010.jpg[/upload]
福是古之“福氣”、“福運”,今之“幸!钡姆悍Q!墩f文》解釋為:“福,備也。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之為備!绷頁稌洝吩疲骸拔甯#阂辉粔,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笨梢姼2粌H是一種虛似的吉祥符號,又具有特定的實質內涵,是中國俗文化的精髓。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福是最具生命力的傳統文化之一。
中國的福文化究竟始于遠古何時,筆者無意考證,但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據說,姜子牙在撫周滅紂的決戰中,命人筑“封神臺”,冊封陣亡將士。因其妻也要“享受”此等榮耀,姜子牙怒之曰:“你跟我窮了一輩子,就封為窮神吧!”從此,人們為了躲避窮神,便在門上貼一個“福”字。出自明代的另一種傳說,是講朱元璋派人捉拿城中疑犯,為使夜間不出差錯,便在未涉案者的家門口貼上一個“!弊,后來凡貼“!敝遥黄桨矡o事。此外,民間關于福神、福星之說,更屬離奇。福神是一位“為民請命”的好官,姓陽名城,為漢武帝時的道州刺史,據《新唐書》載:“州產侏儒,歲貢諸朝。城哀其生離,無所進。帝使求之,城奏曰:‘州民盡短,若以貢,不知何者可供!允橇T。州人感之,以陽為子!倍P,古稱歲星,即九大行星中的木星,人們認為它是一個能帶來富貴和長壽的星宿,民間有“福星高照”之吉語。至于新年來臨,人們在門窗、谷倉、器皿上,將一個個大紅“!弊值官N,以為福到之兆,或以貼門神佑福,或以八福長壽表示對老人的“祝!钡,神話故事、附會傳說,演繹成各地豐富多采、盛傳不衰的民間習俗。
由此可見,福文化的形成,與我國幾千年封建社會,長期處于貧困、戰亂,廣大民眾受盡壓迫和奴役有著直接的關聯,它真實地反映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企盼和追求。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20071172028968408.jpg[/upload]
隨著社會的進步,除了財富、康寧之外,“至善是福”、“福隨心至”、“造福子孫”等理念,大大豐富了福的內涵,具有更加廣泛的社會意義。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200711720281781122.jpg[/upload]
從帝王龍袍紋飾,到民間年畫,蝙蝠一直以諧音成為福的化身;而現代的審美理念不僅使福的形象更加人性化,而且越來越逗人喜愛。從中國友好觀光年的形象大使“泥阿!,到第29屆奧運吉祥物“福娃”,在中國這塊歷史文化沉淀深厚的“福土”上,正在悄然變革的福文化,以其豐富多采而又充滿時代氣息的藝術形態,散發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200711720282364261.jpg[/upload]
在中國古代錢幣史上,福文化有跡可尋。1000多年前的五代后晉,一種以“天福”為年號的銅、鐵流通幣,即取意“天官賜福”。而在濫觴于兩漢的大量花錢上,有關福的形象,諸如“福如東海”、“五福捧壽”、“福星高照”等更是圖文共茂、層出不窮,令民眾樂為佩帶和收藏。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200711720282833246.jpg[/upload]
肇始于上世紀70年代末的中國現代金銀紀念幣,以弘揚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為世界所矚目,其題材的多樣化和設計的創新,在中國錢幣史上譜寫了燦爛的篇章。其中1997年和1998年發行的吉祥系列彩色金銀紀念幣,應該說是思想上的一次突破。在改革開放進入更深層次的今天,發行福文化系列彩色金銀紀念幣,已是水到渠成之時。其理由如次:
首先,有利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有著幾千年歷史淵源的福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傳統理念。它是中國人民審美理想和傳統美德的綜合反映,是中華文化精華的組成部分。
其次,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20多年來,福文化扮演著越來越多的新角色。繁瑣禮儀與迷信色彩逐漸被先進文化所取代。以祝福為例,從歲末祭祀百神,到演變為人際之間蔚然成風的真誠祝愿,便是一種社會進步。當福文化登上金銀紀念幣這一方寸舞臺,其獨特的宣傳教化功能不可忽視。
再是,有利于激發人們收藏金銀紀念幣的熱情。貴金銀紀念幣本身具有較大的增值潛力,賦予其福文化內涵,必然更受廣大投資者的歡迎。
發行中國福文化系列金銀紀念幣,有如下素材可供參考:
一、四時納福。結合四季景色,表現福的主要內涵,如康寧是福、平安是福、常樂是福、富貴是福。
二、門神佑福。門神在民間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其藝術形象可取早期的神荼、郁壘和唐以后的秦瓊和尉遲敬德。
三、福、祿、壽、禧。以傳統形象表現福運亨通、福壽雙全、婚姻(愛情)和諧美滿。
四、福星高照。以福緣善慶、百福臨門、福滿人間、造福后代,體現福文化與個人、家庭、社會的關系,提倡新的幸福觀。
發行福文化系列金銀紀念幣,在藝術形式上,要去蕪取精,推陳出新,書畫結合,在傳統紋飾圖案中融入現代設計元素,使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濃郁的民俗趣味,成為雅俗兼宜、可藏可賞的藝術精品。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200711720291185680.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200711720292330001.jpg[/upload]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7-1-17 20:33:52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