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阿拉伯數字編號的紙分幣更有收藏價值,收藏錢幣一般都需要嶄新的
本報訊(記者仇崢實習生陳洪岸)早些年,不少市民過春節都習慣“成捆”地從銀行兌換分幣,眼看著這些紙分幣要停止流通,是到銀行兌換,還是收藏等待升值?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面上有兩種紙分幣,值錢的是帶阿拉伯數字編號的。
9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從2007年4月1日起,停止第二套人民幣1分、2分、5分紙分幣在市場上流通。從今年10月1日起,市民可到銀行營業網點進行兌換。
記者昨日從收藏品市場了解到,由于第二套人民幣分幣印制時間不同,市場上有兩種分幣存世。一種是1953年印刷的,幣面除了有三個羅馬數字外,后面還有阿拉伯數字;另一種稍后印刷,沒有阿拉伯數字編號。
由于存在這一差別,目前市面上全新的1分、2分、5分紙分幣也有兩種價格。目前沒有阿拉伯數字編號的分幣市場參考價分別在4分、9分和5角左右,有阿拉伯數字編號的參考價分別為10元、8元和70元左右。
對于第二套紙分幣退市后的收藏價值,市場人士提醒說:收藏品講究品相,錢幣一般都需要嶄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