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雕是什么,大雕是一種大型猛禽,善飛,速如閃電。沒有一定技藝,想將大雕從天上射下來,根本不可能。在古代,“射雕手”是對射藝高強的捕射手的贊譽。“只識彎弓射大雕”出自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雖簡簡單單15個字,但精練傳神。字里行間,流露出偉人對元太祖鐵木真的高度贊賞。
1989年11月推出的“中國杰出歷史人物”第6組,將時間縮定在元代短短160余年間。其領頭位置的金幣,表現對象就是“只識彎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本名鐵木真,蒙古族。1206年建立蒙古汗國后,建立了一系列軍事、政治和法律等制度,為形成共同的蒙古民族奠定了基礎。金幣“成吉思汗”背面主圖為元始祖橫刀立馬的半身塑像。畫面上,將軍頭顱半仰,臉色凝重,目光深遠。戰刀在手,已經抽出一半。立在他身邊的戰馬,也躍躍欲試,等待將軍最后的命令。幣面遠處的背景,是蒙古族特有的蒙古包,包頂戰旗飛揚,也襯托出將軍戎馬生涯的艱辛與豪氣。成吉思汗以及他的子孫,聲勢浩大的軍事征服活動,克服了東西方陸路交通的障礙,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并最終奠定了現代中國的基本版圖。金幣“成吉思汗”重量1/3盎司,面額100元,發行量為25000枚。
成吉思汗雖被尊為元太祖,但那是1271年國號改為元后,被追尊為元朝始祖的。真正元朝創建者,是1260年3月即大汗位的忽必烈。早在藩王時期,忽必烈就思“大有為于天下”,并熱心學習漢文化。他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封建政權、與中原經濟基礎相適應,并以中國傳統王朝年號紀年。1279年忽必烈滅南宋,統一全國,初步奠定國家疆域規模,發展了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因有“成吉思汗”金幣在前,“忽必烈”只能以銀幣形式出現。同一組金銀幣中出現兩位帝王形象,在“中國杰出歷史人物”系列中,也是典型現象。與“成吉思汗”不同,雖然忽必烈還是鎧甲披身,但銀幣背景,已經不再是戎馬倥傯的疆場,而是歌舞升平的宮廷建筑。忽必烈的臉上,也露出統一江山后的欣慰與微笑。前后兩位帝王,金銀兩枚錢幣,是時空的轉換,是皇位的轉換,也是政治的轉換。設計家以獨特敏銳的眼光,恰到好處地捕捉到了這一點。
簡述中國文學史,說唐是“詩”,說宋是“詞”,說元是“曲”。元曲的代表性人物,就是“中國杰出歷史人物”第6組中唯一文學家關漢卿。“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當當一粒銅碗豆”,重彩濃墨,層層暈染,時隔近800年,讀來仍能讓人反復玩味。關漢卿是元代劇壇最杰出的代表,他創作的雜劇《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等,如“瓊筵醉客”,汪洋恣肆,慷慨淋漓,具有震撼人心的力度。銀幣“關漢卿”以寫實筆意,栩栩如生地再現了作家苦苦冥思的狀態。其后置的背景,是作家剛剛完成的雜劇新作。兩者相互映襯,構成完整畫面,表現了作家倜儻不羈,又積極干預生活的多層面個性。
“中國杰出歷史人物”第6組中,表現科技人物的有兩枚,一枚以水利、天文專家郭守敬為對象,一枚以女紡織技術家黃道婆為對象。前者作為水利專家,曾多次出任都水監,查勘并規劃設計通惠河工程,最終打通京杭運河全線;作為天文專家,又先后制造了20余天文儀器,并完成南北長5500公里、東西寬3000余公里的大地測量,首次提出“海拔”概念。同是元代科技精英,黃道婆與郭守敬不同,她是出身貧苦的女性,是地地道道源自民問的科技人物。黃道婆幼時不滿童養媳的生活,逃到海南生活了30多年。在此期間,掌握了黎族先進的紛織技術,后將此技術帶回家鄉,改進革新,全面推廣。歷史學家認為,經她改進的“搟彈紡織之具”,推動和提高了江南地區的紡織水平。銀幣“郭守敬”和銀幣“黃道婆”,設計上同樣也帶有對比形式,“郭守敬”溫文儒稚,畫面流露的,更多的是獻身科學追求的無畏精神。“黃道婆”樸素親切,與其說是在傳播先進的紡織技術,不如說是在推廣她大度溫柔的中國女性魅力。“黃道婆”也是“中國杰出歷史人物”系列中,唯一以女性科技人物和女性平民人物出現的銀幣,具有更大的親和力和感染力。
來源:《錢幣》報2006年第6期,作者:江南客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殷敏于2006-3-31 8:38:32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