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中國貴金屬紀念幣設計圖稿及樣幣評審委員會委員、
世界硬幣大獎評委、中國金幣總公司設計部經理胡福慶)
1979年新中國發行了第一套金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紀念金幣”。自此以后,在26年的崢嶸歲月里,中國金幣事業由一棵幼苗,逐漸成長為世界錢幣之林的茁壯大樹,聳立于地球之巔。回顧歷年來的中國金銀紀念幣項目,許許多多耐人尋味的金銀幣花絮綻放在我們眼前,它們共同組成了令人難忘的歷史亮點。現將這些內容按年排列如下:
1980年第13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金、銀、銅紀念幣。這是新中國首套奧運會題材紀念幣;也是首套圖案與直徑相同,并分為兩種重量的紀念幣;又是首次在發行貴金屬紀念幣的同時,發行銅質紀念幣。這套紀念幣金質2枚、銀質8枚、銅質8枚。
1981年為生肖雞年,中國人民銀行首次發行生肖金銀紀念幣。這在當時,領先于其他國家。此后,制造生肖紀念幣的國家越來越多,并成為世界紀念幣領域“久經考驗”的經典項目。
1982年中國熊貓紀念金幣首次正式發行。借鑒于當時國際金銀幣的經驗,中國應該推出一種題材相同,且每年連續發行的成套金幣,中國人民銀行決定采用世界聞名的中國大熊貓和北京天壇祈年殿作主題圖案,當年熊貓金幣發行1組4枚,規格分別為1盎司、1/2盎司、1/4盎司、1/10盎司。由于發行量在當時算比較大,系列產品也多,預計發行年限較長,考慮到法定貨幣的后期法償等諸問題,有許多不同的意見和爭論。為此,中國人民銀行李葆華行長綜合各方面意見,決定當年按計劃發行熊貓金幣,但是,幣面暫不設貨幣面額。發行以后,再聽取和搜集國內外各方面的反饋。從此,中國熊貓金幣在世界開始聞名,并同時成為中國金幣的看家產品。這套熊貓金幣雖然沒有面額,但是,至今世界各國錢幣收藏界都視其為“正宗國家貨幣”,享有名門待遇。一覽世界普制金幣概貌:南非的福格林金幣是1970年發行;加拿大的楓葉金幣是1979年發行;美國的鷹洋金幣是1986年發行;英國不列顛金幣也是1986年發行;澳大利亞的鴻運金幣是1987年發行;奧地利的音樂金幣則是1989年發行,還有墨西哥的自由女神金幣、新加坡的獅子金幣等等……中國熊貓金幣1982年發行應當說是靠前的。 同年,由中國名畫家劉繼卣所畫的生肖狗制作的銀幣,首次獲得世界硬幣大獎賽“標準銀幣大獎”。此幣由沈陽造幣廠王福德、申憲章、李小川設計雕刻。
1983年中國首枚最小直徑、最小重量的金幣和銀幣誕生。這就是直徑為10毫米、重量為1克的馬可波羅精制紀念金幣;直徑為15毫米、重量為2克的馬可波羅精制紀念銀幣。1克金幣和2克銀幣的生產成本比較高,壓制過程中因幣面小重量輕,會產生許多方面的技術和管理問題。 同年,1盎司普制熊貓金幣獲得世界硬幣大獎賽“最佳金幣獎”。此幣由上海造幣廠陳堅和孫奇齡設計雕刻。27克精制熊貓銀幣獲得世界硬幣大獎賽“最佳銀幣獎”。此幣由上海造幣廠余敏、孫奇齡設計雕刻。22克精制馬可波羅銀幣獲得世界硬幣大獎賽“最有歷史意義大獎”。此幣由沈陽造幣廠王福漁、李小川、劉宏偉、宋津民、宋文元 設計雕刻。是年,為中國金幣輝煌之年。
1987年中國首枚熊貓1盎司鉑幣發行。使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的化學元素材料又增加了新的成員。1988年中國第1枚錯幣誕生。第15屆冬奧會27克滑雪銀幣文字錯寫為“16”屆。 同年,12盎司雙龍生肖精制銀幣獲得世界銀幣大獎賽“最佳銀幣獎”。此幣由上海造幣廠曾成滬設計雕刻。 1989年中國首枚熊貓1盎司鈀幣發行至此,中國貴金屬紀念幣共有4種金屬材料問世,即金 (Au)、銀(Ag)、鉑(Pt)、鈀(Pd)。
1991年為紀念中國熊貓金幣發行10周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中國20世紀最大金幣——5公斤熊貓精制金幣,僅10枚。 1992年中國古代科技發明發現第1組金銀紀念幣問世。22克航海造船精制銀幣,獲得由德國《德意志錢幣雜志》組織的當年歐洲銷售最佳紀念幣大獎賽“最佳紀念幣獎”。此幣由沈陽造幣廠谷英斌設計雕刻。
同年,直徑23毫米熊貓幣首次采用雙金屬工藝。1993年20盎司孔雀開屏精制銀幣獲得世界硬幣大獎賽“最佳銀幣獎”。此幣由上海造幣廠白文均、曾成滬設計雕刻。 同年,梅花型外邊首次應用于生肖雞年金銀幣。中國金幣的首次知識產權法律糾紛,也由93生肖雞年的5盎司金銀紀念幣引發。原由是中國金幣總公司在生肖雞年5盎司金銀紀念幣背面圖案中未經同意采用了白銘的國畫作品, 最終,以法院庭外調解結束這場官司。1994年中國近代名畫系列金銀幣首創12邊外型。1995年反噴砂工藝首次應用在熊貓普制金銀幣背面圖案上。1996年長江三峽金銀幣首創長方形外邊造型。
1997年1/2盎司和1盎司熊貓精制銀幣背面圖案首次采用彩色印刷工藝,并成為首次由國外加工生產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貴金屬紀念幣。上海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1盎司熊貓加字銀幣開創局部鑲嵌工藝。“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第3組)”普制1盎司銀幣,計劃發行800000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行量最大的貴金屬紀念幣。 同年,澳門回歸祖國金銀幣第1組發行,這套金銀幣是中國目前惟有的標示中文、英文、葡萄牙文3國文字的現代貴金屬紀念幣,并在背面圖案首次采用隱形雕刻工藝。
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加拿大聯合發行“白求恩大夫到達中國60周年”紀念銀幣。 同年,首次在中國貴金屬紀念幣上采用中孔鑄造工藝的“大唐鎮庫”金銀幣問世。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1盎司熊貓加字銀幣背面圖案首創局部鍍金工藝。 首套生肖彩色金銀紀念幣的發行。 1999年扇型貴金屬紀念幣“明清扇畫”發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5盎司長方形金銀紀念幣背面圖案首次設置防偽暗記“99”字樣。2000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20枚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大最重金幣——“千年紀念”10公斤精制金幣。獲得當年大世界吉尼斯金幣之最。此幣的鑄造工藝獨特。因條件限制,1500噸的鑄壓機也根本無法翻壓金屬模具,造幣廠為此特別采用直雕陰紋工作模的方法,不另備翻壓原模,直接鑄造。此舉需要強大的修模技術隊伍作為支撐。此幣由郭永輝、胡福慶、儲巍、劉鳴鵬、張江、王云野和趙大中設計、雕刻。
同年,首枚全息工藝金幣1/10盎司觀音紀念金幣問世。敦煌藏經洞發現100周年長方形銀幣首創胚餅深腐蝕工藝。2001年1盎司熊貓普制金幣(此幣由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岳俊峰、李繼峰設計雕刻)和2盎司敦煌銀幣(此幣由敦煌研究所杜大衛和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張江設計雕刻)分別獲得世界硬幣大獎賽“最佳金幣獎”和“最佳銀幣獎”。
當年熊貓普制金幣首創邊部斜齒生產工藝。2盎司敦煌銀幣首創高浮雕工藝。 2002年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1盎司銀幣首選“表層做舊”新工藝。2005年鄭和下西洋1/2盎司金幣背面圖案底面文字采用激光縮雕工藝。朱純德先生在長達20年的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生產管理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貢獻,謹以此文向其致敬。26年來的中國金幣事業,走過了令人難忘的歷程。回顧這跨度達1/4世紀的變幻風云,有太多的東西要重溫、要思考、要總結、要瞻望。此文若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作者引為欣慰。 |
(中國金幣網 www.chinagoldcoi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