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日報
“福娃”商機對接上海經濟,百聯集團和均瑤集團成為最大贏家。記者昨天獲悉,從東方商廈南東店11日晚開賣“福娃”吉祥物以來,截至昨天,僅10平方米的專柜,銷售額達到60多萬元,位居全國各大奧運特許商品零售店銷售額之冠;而均瑤集團,作為此次北京2008奧委會授權生產玩具類吉祥物3大生產商之一,連日來,生產流水線上剛剛下來的吉祥物不進倉庫就被運往各地。
通常,奧運會經營有3大法寶:電視轉播權、門票和贊助,但這3大法寶往往集中在少數企業手中,更多企業想要通過奧運會分得一杯羹,唯一辦法是爭取奧運特許商品的生產和經營權。眾所周知,奧運吉祥物是奧運會最賺錢的特許商品,2000年悉尼奧運會設計的3個吉祥物澳莉、塞德、米利,“身價”達2.13億美元,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吉祥物雅典娜和費沃斯讓雅典獲利2.01億美元,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福娃”,創下了奧運史上吉祥物5件成一系列的紀錄,加上中國龐大的人口,“身價”自然不菲。
分食奧運特許商品“蛋糕”,決策者需要勇氣。據百聯集團介紹,從去年開始,他們就與北京奧委會接觸,同一般商品經營不同,銷售奧運特許商品條件十分“苛刻”,非但商品沒有任何進場費用,專柜的裝修也都由店家負責,此外,專柜選址、面積都要北京奧委會派專人來拍板。位于東方商廈南東店內的奧運特許商品專柜早在今年5月份就開張了,開始的生意并不理想,但經營者沉住了氣,而從“福娃”呱呱墜地開始,一切擔憂、一切付出都得到了回報。由于百聯集團是本市獲得許可的百貨類企業中唯一一家奧運特許商品經營商,加上他們在上海豐富的網點資源,因此,隨著2008奧運會的臨近,這桶“金”的效應會變得越來越大。
遺憾的是,同百聯、均瑤等相比,不少上海企業對奧運特許商品的巨大商機還“木知木覺”。據東方商廈南東店一樓商場經理華燕介紹,他們經營的幾十種奧運特許商品的供貨商中,截至目前只有一家是上海企業也就是均瑤集團。
相關鏈接
奧運特許商品計劃的主要參與者分特許經營(生產)商和特許零售商。前者是特許商品的設計、生產和銷售企業,后者則是特許商品的專業銷售企業。
特許經營商的評選標準包括:資信及財務狀況、相關資質認證(包括質量認證、環保認證等)、市場營銷能力、產品研發與設計能力、生產組織能力、信息系統建設和管理能力、物流配送能力、特許經營方案和特許經營經驗。
特許零售商的評選標準包括:資信及財務狀況、品牌代理經驗、現有銷售網絡、銷售網絡建設能力及連鎖管理能力、信息系統建設和管理能力、倉儲和物流配送能力、特許商品零售方案以及特許銷售經驗。
有興趣參與特許商品計劃的企業可先在北京奧組委網站(www.beijing2008.com)上登記企業相關信息,北京奧組委將根據征集標準對登記的企業進行預審和評審,最終同中選企業簽署特許經營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