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消息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國際金融公司和亞洲開發銀行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分別發行人民幣債券11.3億元和10億元。這是中國債券市場首次引入外資機構發行主體,是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和有益嘗試。國際開發機構在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對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以及對外開放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有利于推動我國債券市場發展。此次國際金融公司和亞洲開發銀行獲準在我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是發行主體的突破和創新,可以帶來國際上債券發行的先進經驗和管理技術,從單純吸引國外資金轉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金融工具創新和培養專門人才上來,有利于促進我國債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國目前直接融資比重過小、融資結構不合理的狀況。二是有利于促進我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此次允許國際開發機構在國內進行債券發行是國內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又一個重要步驟。作為多邊國際開發機構,國際金融公司和亞洲開發銀行在協助推動新興市場國家開放資本市場方面具有較為豐富的經驗,與中國在金融領域方面也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兩家機構在中國進行債券發行,將進一步促進中國債券市場的國際化進程。三是有利于降低國內貸款企業匯率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長期以來,國際開發機構對國內企業投資的資金來源,主要通過在國外發行外幣債券,并將所籌集的資金通過財政部門或銀行以外債轉貸款方式貸給國內企業。由于國際金融市場匯率波動頻繁,不僅影響國內貸款企業的實際用匯金額,而且企業在購匯還貸時也將承擔一定的匯率風險。允許國際開發機構在國內發行人民幣債券,并用所籌資金投資于國內企業,國內企業獲得的將是人民幣貸款資金,從而減少了國內企業資金匯兌的風險,提高了企業資金使用效率。
來源: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