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回顧抗戰的歷史,深化對中國在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中的獨特戰略地位和重要歷史作用的認識,弘揚愛國主義傳統,中國人民銀行將于2005年8月發行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共2枚,其中金幣一枚,銀幣一枚,發行量分別為5000枚和30000枚。抗戰紀念幣是否值得關注?后市走勢如何?歡迎大家參與探討。
========================
[color=#DC143C]7月7日:聊聊抗戰紀念幣[/color]
[flash=500,350]http://www.freewebs.com/eshu188/rili.swf[/flash]
========================
zgzjqtyjm說:
個人想法表述如下:
我已經有紫銅,青銅兩對大銅章了,紀念幣滴就不要了,留給喜愛它的朋友吧!
免得說我跟其他朋友搶著要購買金銀幣了.
[img]http://www.dtzok.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2718142565254.jpg[/img]
[img]http://www.dtzok.com/bbs/UploadFile/2005-6/20056251757981596.jpg[/img]
勝利了, 可以"信馬由韁"了, 所以無須緊! 也許也是設計者不為人知的"獨具匠心".
高高興興說:
不錯!大銅章收藏也是一片藍天!這就叫各有所愛!!!
========================
綠水說:
銅章設計不錯!
========================
綠水說:
抗戰是個政治題材紀念幣,大凡政治題材,后市不會好到哪里去。
晨芳居士說:
同意綠水兄的觀點
高高興興說:
有道理!支持!
========================
柳群說:
為了回顧抗戰的歷史,深化對中國在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中的獨特戰略地位和重要歷史作用的認識,弘揚愛國主義傳統,中國人民銀行將于2005年8月發行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共2枚,其中金幣一枚,銀幣一枚,發行量分別為5000枚和30000枚。抗戰紀念幣是否值得關注?后市走勢如何?歡迎大家參與探討。
晨芳居士說:
發行量應該再縮小,最好是去掉個0。
高高興興說:
完全正確!
========================
高高興興說:
抗戰題材一般!市場不會有什么反映的!
========================
晨芳居士說:
發行量如果能夠和大銅章相近就好了
========================
晨芳居士說:
七七睡獅猛醒 洗雪百年滄桑
[img]http://www.chinagoldcoin.net/shidian/2005-7-6/tu.jpg[/img]
2005年7月7日,是抗日戰爭爆發68周年紀念日。
68年前的今天,日本帝國主義悍然制造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華民族面臨亡國的危險。在隨后的8年里,無數中華兒女奮起反抗,拋頭顱撒熱血,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前仆后繼,經過浴血抗戰,終于取得了全面勝利。
抗日戰爭是近代中國最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是中華民族由衰而興的重要轉折點。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飽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奴役,抗日戰爭的勝利洗雪了民族的恥辱,第一次取得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的完全勝利。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全民族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團結抗戰的勝利。面對民族危亡,面對瘋狂的日本侵略者,中國共產黨高舉愛國主義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廣泛團結各階級、各階層、各黨派愛國人士和海外僑胞奮起抗戰。
8年抗戰,艱苦卓絕: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兩岸,四萬萬同胞,同仇敵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堅不可摧的長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和國民黨愛國將士在全國各個抗日戰場英勇抗擊日軍。8年抗戰的艱苦歷程昭示我們,愛國主義是克敵制勝的強大精神力量,用愛國主義精神凝聚起來、團結起來的中華民族是任何力量都征服不了的。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和重要的歷史貢獻。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國奠定了重要基礎,也對世界各國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影響。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中共中央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活動作出安排部署,其中的一項重要紀念活動是中國人民銀行于2005年8月發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其中金幣一枚,重量為1/2盎司,質量為精制,發行量5000枚;銀幣一枚,重量為1盎司,質量為精制,發行量30000枚。該套紀念幣的發行將為回顧抗戰的歷史,深化對中國在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中的獨特戰略地位和重要歷史作用的認識,弘揚愛國主義傳統,宣傳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激勵和動員全國各族人民和全體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發揮其作為國家法定貨幣的重要宣傳載體作用。
(中國金幣網 www.chinagoldcoin.net)
========================
晨芳居士說:
清廷腐敗 重寶為證
[img]http://www.chinagoldcoin.net/jibibaike/jibizhishi/2005-6-27/1.jpg[/img]
我收藏有一枚清代古錢——咸豐重寶,此錢直徑6.5厘米,厚0.4厘米,內方孔直徑1.2厘米,重100克,錢幣的正面是楷書的咸豐重寶,背面是楷書的浙、當、百和滿文組成。錢文端正清晰,采用上等的紅銅鑄造,背面的浙字代表是浙江泉局鑄。迄今約190多年歷史,由于它制作的特殊和歷史背景的復雜,被后人稱為古錢的精品,藏市的黑馬。
每當我取出這枚沉甸甸的古錢幣時,就仿佛走進了那兵荒馬亂的朝代。
1850年,咸豐帝繼位。咸豐年間,清政府腐敗無能,其間,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了中俄《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中英《天津條約》中英《北京條約》等7個不平等條約。由于內亂頻發,軍費大增,國庫空虛,物價飛漲,為了籌集大量的軍費,清政府不斷地加大貨幣的發行和投放,導致了貨幣嚴重貶值,一時間,重量級貨幣層出不窮。當四、當五、當十、當百,甚至有的地方造出當千的特大型貨幣,形制版別特別混亂,僅中國歷史博物館就收藏了917種之多,小的只有2.4克,大的則達296克,民間至今還流傳著這樣的民謠:咸豐年造大錢,一當十,一當千,一個燒餅一百錢……可見當時百姓對貨幣貶值的不滿。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錢幣已成為了歷史,成為了中國貨幣發展史的見證物。(《金融時報》雷斌)
========================
晨芳居士說:
古幣收藏須防偽
當前,在規模龐大的集藏市場,古錢幣的收藏已成為僅次于郵票的第二大藏品,在我國已擁有相當數量的古錢幣收藏愛好者,古錢幣的銷售市場不斷擴大,交易日漸頻繁。在北京、武漢等一些大中城市,不但開設有專營古錢的商店,販賣古錢的攤點在繁華的街頭也是隨處可見,收藏古錢幣已成為一些人投資理財的新選擇。但是,正如其他藏品一樣,古錢作偽在集藏市場上也是防不勝防,特別是最近幾年,古錢作偽已成為公開的行當,地攤上出售的古錢,凡是高檔的,極難有真的,所以,購藏者稍有不慎,就會上當受騙。因此,作為涉世不深的購藏者,在購藏古錢時,一定要嚴加辨偽。以下是古錢作偽的幾種方法。希望能引起各位集藏愛好者的注意。
一是翻鑄。取真錢中文字深峻精好足徑者作模,制出蠟型,經過修整,再用銅水澆鑄,用翻鑄出來的假錢冒充真錢。民國初年,北京出土了一枚金代“泰和通寶”折十楷書錢,有個姓馮的錢商就用原錢翻鑄了六枚。另外,還有依照錢幣時代的文字制作,用木質或其它質料雕成一種特殊錢的模型進行翻砂偽造。這種錢大多是歷史上從未發現的,而是揣摩古錢收藏者心理有意制造出來的。如遼太宗天祿年間未見有錢,沈陽爐坊曾依照遼文字偽造一種“天祿通寶”錢。這類偽錢制造技術較高,稍不留意,就容易上當。但如果仔細分辨,就會發現,翻鑄的偽錢大都文字呆滯,幣身笨重,從精神和色澤上看,與真錢也不相同。
二是改刻。選擇較厚的銅錢,磨去其原有文字,改刻成另一種稀見的文字,使之成為珍稀品。如山東濰縣將三字刀的第二字去掉,另添刻上四個錢文,改頭換面成了一枚珍貴的六字刀;陜西西安人有改刻貨泉為壯泉四十、中泉三十或涼造新泉的;也有將五銖錢改刻成三銖,把小貨泉、五銖剪邊錢改刻成景和錢的。改刻的偽錢大都有刀鑿的遺痕,有時在錢徑、重量和形制上與真品存在著差異,有時改刻的錢文與原來的不協調,也有的過分工整。只要見得多,并仔細審視,總會找出蛛絲馬跡。
三是挖補。將普通舊錢的文字挖出一半或全部,再取別的錢上的文字或是另用銅片打成文字來貼補。錢幣學家鄭家相先生曾見過一枚“天德通寶”就是將“崇寧通寶”錢面的字挖去,另用銅片打成“天德通寶”四字補貼上去而制成的偽錢。還有一種是照著原來文字的筆畫改為稀見文字,將一部分筆畫挖去,再用生漆來填補。挖補的偽錢,其貼補的錢文與地張難免有細微的縫隙,錢文也有不均衡的感覺,至于用生漆填補的地方,認真細看便會發現其偽裝。
四是拼合。即將兩枚舊錢各取一半來拼合。如將五銖錢各取一“銖”字拼合成“銖銖”,或各取一“五”字拼成“五五”。也有的把兩枚真錢的錢背磨平,拼合成兩面有字的合背錢。甚至還有將兩塊薄銅片,一塊打成面文,一塊打成背文,再拼合焊接的。拼合打制比起前幾種方法來更不難辨別。拼合的偽錢,如輕輕敲打一下便會發出“啪啪”的聲音,沒有真品發出的聲音清脆。
偽錢的原坯做成之后,為了掩蓋其真面目,還需要喬裝打扮一番,使色澤與真品更加接近。這樣一來,偽錢一般都要在其身上飾以假銹,稱作“作舊”。真正的出土錢經過千百年的地下腐蝕,有的滿身翠綠,有的呈紅或藍色,這叫“生坑銹”;傳世的錢幣則因長期摩挲把玩,油汗入表,錢體呈黑褐色,這叫“傳世古”,也叫“黑漆古”。偽錢作舊,主要是設法讓新錢取得“生坑銹”或“黑漆古”的表面效果。不過,作舊的新錢與真正的古錢總會有差異,只要細心鑒別,總會發現破綻。 (《人民政協報》畢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