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丁說幣”第十五回
為了促進中國金幣事業持續、協調、穩定、健康發展,維護廣大金銀幣收藏、投資者合法權益,由國內130余名金銀幣愛好者聯名自發組織的“4。27赴京請愿工作”已經暫時告一段落,為了能讓更多熱衷金銀幣事業的泉友們也能夠及時的了解到更為全面的信息及內容,現將本次金銀幣愛好者赴京上訪的全部內容公布如下:
一、請愿提綱:
1、主題:金幣發行必須公開公平,反對各種腐敗行為 。
2、 主要內容:金銀紀念幣是法定貨幣,又是特殊商品,具有權威性、嚴肅性。中國金幣總公司現行的貴金屬紀念幣發售體制已延續20多年,遠遠落后于發展要求,妨礙了中國貴金屬紀念幣國際地位的提高,發行制度滋生了嚴重腐敗行為,金銀幣集藏者投資者強烈要求改革發行體制必須公開、公平。
二、參加會議名單:
1、官方代表:總行辦公廳信訪保密處杜處長、貨幣金銀局綜合處熊處長、金幣總公司宣傳部王部長、總務部劉部長、文員嚴同志
2、選派代表:江會青、汪新淮、張旭東、蔡德華、丁峰先生
3、審議簽字代表:共137名
三、時間:2005年4月27日 14:00~17:30
呈交內容(全文)如下:
《金銀幣發行必須公開公平》
中國現代金銀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莊嚴的法定貨幣,它通過林林總總的五千年重大歷史事件、杰出人物,文物古跡,珍稀動植物,展現了中國文化精華。因其設計精美,鑄造工藝新穎,內容的民族特色鮮明而受到世人矚目,成為世界錢幣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但是,就在這顆明珠的背后又有誰能知道它還隱藏著許多血淋淋和骯臟的故事。
一、 市場現象——金銀幣四大怪:
1.金幣發行不見賣;2.新品高開跌得快;3.老幣當作黃金賣;4.一年過后批量在。
現 象 解 釋:
1.金幣發行不見賣:除個別品種,逢發行新幣,只見發行公告,金幣總公司下屬幾家分支機構及70家特約經銷商,(以下統稱特商)基本沒有零售,(有也只是拿幾套擺擺樣子)為什么沒有零售,因為剛發行時錢幣市場價比零售指導價高。幣都倒到市場直銷去了。
2.新品高開跌得快:發行時,金幣總公司不是按法定時間同時全部的批發出來,而是以鑄造慢為借口,打時間差,通過控制發放節奏,制造發行瓶頸,哄抬上海盧工、北京福麗特錢幣市場價格,制造階段性虛假繁榮,同時將掌控的幣源先行倒到市場高價拋售,牟取不義暴利之財。到控制不住各方壓力時才對其他特商放出,許多其它特商也有難言之隱,對某些人的行為敢怒不敢言,只有拿到貨后,紛紛到錢幣市場,高價拋售,分一杯羹。但目前市場實際并沒有那么大容量。虛假繁榮很快崩盤,新品價格高開低走。這幾乎是90%幣品的命運。金銀幣這個極有潛力的文化產業,因極個別人的腐敗利益而被扭曲成博弈行當,長期以往,導致了許多個體幣商血本無歸,集藏愛好者叫苦連天。
3.老幣當作黃金賣;當前市場真正的容量還很小,由于特商不零售,沒起到窗口作用,圈外的人也不知這些商店是干什么的?因此看似珍寶的金銀幣鮮有人問津。發行一過,宣傳全無,圈外人無從介入,圈內人躲得遠遠的,虛假繁榮結束,新幣變老幣,可憐金幣價格便一路跌倒黃金價附近。
4.(發行日)一年過后批量在。為牟暴利,特商在剛發行時,囤積居奇不零售。個體幣商由于經常被套,都學精了,行情剛發生逆轉苗頭,立即拒絕高價進貨。因此,反應慢了半拍的特商,來不及拋出的貨便壓在手里,時間一長,資金周轉呈現困難,就是金總分支機構也承受不了,只好批量跳出來。
二、特點本質——特點官倒 本質腐敗
金銀幣發行中的特點是:少數人利用中國金銀幣20世紀80年代初起步時延續的慣例,利用規模小、影響范圍不大、中央不關心、百姓不知道、利用當初制度不完善、信息不公開而大行以權謀取暴利。這是典型的令百姓深惡痛絕的官倒行為,其本質是遺臭萬年的腐!
請看下面腐敗之例:
例1. 彩色金幣京劇藝術鬧天宮(1/2盎司金、發行量8000枚)零售價在2700 元,除開元公司賣了幾十套給關系戶外,再沒發現哪家特商零售過。一面市,北京、上海就哄抬上了6000元/枚,而僅僅過了兩天總共成交不足百枚就竄到1萬元/枚以上。上海某個體幣商一手就接了5000枚,這大鬧天宮一手遮天的控盤倒盤、胡鬧上了萬。這幾千萬元差價都進了誰腰包?這里又有多大的腐敗發人深。
例2. 彩色金幣西游記一組大鬧天宮 (5盎司金 、發行量500枚)零售價3. 6萬元/枚,沒聽說哪公開零售過 ,剛一發行,上海市場價便被哄抬到10萬/枚,某公司(不點名,一查可知)一次拋出100枚,單價為9萬元 ! 其腐敗豈能不令人觸目驚心 !
例3.雞年彩金銀幣,零售價990元一面市就2500元,除了文化金幣公司有少量會員發售及錢幣博覽會少量門票(10%中簽)獎售外,誰看到那個特商零售了?總共3萬套,每套1500元的利潤,都跑到誰口袋里去了?
例4。臺灣光復回歸祖國50周年紀念金銀幣,,多么好的題材!但由于發行全部包銷給某臺灣幣商,而且從設計不能說沒深受其影響 。該套幣共兩枚,其一地圖,臺灣部分比大陸還大,被幣友諷笑為大臺灣小中國,,覆蓋地圖的太陽光芒線就是晴天白日滿地金 ;而其二臺北中山紀念堂,,在這枚堂堂中華人民共和國貴金屬紀念幣上,居然飄著“中華民國”的“國旗”。需要注意的是1995年,臺北中山堂頂上這面旗子的含義。一套幣上.同時出現諸多紕漏,顯然是有人精心策劃、蓄意制造錯幣,以犧牲國家尊嚴謀取不當之利。這是發行體制被人鉆了嚴重的政治空子,.這也是總行無人認真審查發行造成的結果.
近十年來,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一個好端端的既能弘揚民族文化,又可豐富物質文明極具收藏價值的金銀幣產業,由于實行的是滋生腐敗的發行制度,被少數幾個人鉆了空子,攪的金銀幣市場烏煙瘴氣!坑的投資者投無所值、傷痕累累; 害的集藏者藏無所獲、怨聲載道!
幣友們被迫發出強烈吼聲:
官倒不止,幣友不平;腐敗不治,國無和諧
三、治理方案
和諧的必要條件是公平,而欲公平必先公開。
金銀幣市場亟待解決的問題很多,最關鍵一個就是發行信息公開!“公開”這個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都會綱舉目張。
公開什么?公開發行時間,公開發行地點,公開金幣總公司給下屬單位及特約經銷商以及計劃中的特許經銷商的配額,公開發行零售指導價。一句話就是公開發行方式。我們不要求總公司給我們個人什么好處,只求:
1. 公眾事務信息公開透明!這個要求過分嗎?有什么實施的技術障礙嗎?還需要做什么準備嗎?還需要等待、等待、再等待嗎?金銀幣發行既不是國家機密,也不是企業的商業機密,為什么不能公開的呢?不能公開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掩飾腐敗!
2. 公平發售------其方式是組建金幣集藏協會,實行會員預定,將70%幣源平價售給會員。會員制預定,是眾多幣友翹首以盼的事。 預定是一種契約,市場不好時,我定你的幣,這實際是幫了你;市場好時,你要保留我的預定資格,這是你幫我,互相幫助正是和諧社會的目標! 怎么能市場不好時我買你的幣,市場好時沒我份了呢? 這不是忘恩負義嗎!會員預定既可滿足廣大集藏著需求,又能有的放矢的調整發展節奏。百益一害! 益于大眾、益于公司、益于國家,只害了一小撮腐敗分子!金銀幣發行本姓公不姓私,但我們考慮國情, 體諒金總的難處,不要求你大公無私,允許你大公小私,其余30%由金總自裁。但金總不能長期小公大私,更不能像過去無公大私吧!金總不要把幣友們逼上梁山,發動社會力量來口誅筆伐!是該某些人割肉的時候了,今日自己不割肉,明天別人革你命!
我們上書總行領導要求迅速敦促金幣總公司實施公開、公平政策,拯救金銀幣市場、安撫幣友。迅速制定市場信息公開制度,在法規出臺前,須先行保全措施,總行應立即以決定的方式確定金銀幣發行過程公開時間、地點、配額、指導價,以避免存在任何一絲真空,給某些人繼續留有可乘之機,再吃一頓“最后的晚餐”。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5-4-30 3:33:49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