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套奧運會門票珍藏冊,收藏者也是評價不一。有的認為比較難得,值得收藏,但禮品搭售的方式勢必加大了購買成本。還有的收藏者表示,門票收集雖然難度大,但過程就是一種樂趣,珍藏冊讓收藏變容易了,雖能達到一定目的,但樂趣少了。
奧運會開閉幕式紀念車票是北京市公交集團在開閉幕式當天發售的,其中開幕式紀念車票一套4張,閉幕式紀念車票一套兩張。這兩套車票在發行當日受到市民追捧,曾有人在網上掛出消息:“開幕式車票一套4張80元,單買一張25元;閉幕式車票一套2張30元,單買一張20元,開幕式、閉幕式同時購買一整套100元!”不過,現在收藏市場上,開幕式車票50元一套、閉幕式車票6元一套就能買到。
“紀念車票的價格是合理的,不會再有太大漲幅,因為發行量大。”收藏者吳津生打算收藏殘奧會門票也按奧運會那樣,各個比賽項目收一張,再加上開閉幕式的門票,不過門票等票證的收藏群體不大,還不適合大量去投資。
報紙號外收藏成新寵
8月8日晚,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結束前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出版的奧運開幕號外就已經開始在北京向群眾免費發放。8月9日凌晨,在天安門廣場附近、地鐵站等處守候的收藏者,都小有收獲。隨后,陳燮霞、郭晶晶、鄒凱、龐偉等奧運會冠軍的家鄉相繼出版了“奪金號外”。興奮的收藏者不但自己收藏,同時還成批購買,跟其他城市出版的奧運號外交換,中國收藏家協會書報刊委員會秦杰目前已經交換到的奧運號外就有20多種。
據秦杰介紹,目前全國出版的奧運號外有370多種,包括申奧成功、福娃誕生、奧運志愿者選拔、“祥云”面世、火炬境內傳遞、開幕式、閉幕式、殘奧會9大系列,其中,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號外價格最高,全國共有22種33份,平均單張超過了100元,其次就是奧運冠軍家鄉出版的號外,《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奧運開幕號外也賣到了20元一份。
收藏界人士認為,奧運號外無疑是當下集報的熱點,但是也不能指望其在短時間內暴漲,起碼4年是一個周期,等到下屆倫敦奧運會時,北京奧運號外會形成一個穩定的收藏市場。另外提醒參加北京殘奧會開閉幕式的觀眾,可能有機會得到發放的殘奧會號外,而且盡量多要幾份,這樣就能交換其他奧運號外,尤其對品相要保護完好,不要有折痕。
奧運會后拍賣升值可期
“我這些奧運藏品將來要送去拍賣。”別以為這是收藏者在夸夸其談,奧運藏品拍賣在海外早已形成固定市場,而在國內也正在由零星嘗試走向專場拍賣,大到火炬、簽名衫,小到門票、紀念章,都在拍場上競價。比如日前在北京2008年奧林匹克博覽會上進行的中國嘉德專場拍賣會,海內外藏家百余件奧運及體育題材的藝術品、郵品和紀念品拍出了150余萬元,高達81%的成交比率,也不比古玩、字畫遜色。
上拍的奧運藏品可謂五花八門,包括1936年以來多屆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火炬共18支,以及與奧運相關的紀念盤、紀念幣、紀念章、簽名紀念封、簽名球、簽名衫、郵品等,其中很多為成系列和成套的紀念品。引人注目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火炬“祥云”從10萬元起拍,最后以29.12萬余元成交,這是“祥云”火炬首次給出的拍賣市場價格。
此外,1936年柏林奧運會火炬,也是現代奧運會首次舉行火炬傳遞活動的火炬,以16.8萬元的價格成交;1896年希臘發行第一屆奧運會郵票(新12枚全)以3萬余元的價格成交。
“古董級”的奧運藏品值什么價,這次拍賣也給出了一個參考,比如,中國參加1936年柏林奧運會時的足球隊隊長李惠堂的兩件物品,民國二十年(1931年)全國運動會足球冠軍紀念墨盒和有李惠堂、吳祖芬等體育界人士題詞的卷軸,拍出了1.6萬余元。
本來還將有一批寫實畫派所創作的著名奧運人物畫像同時上拍,但拍賣公司通知因技術原因延期舉辦。靳尚誼、張文新、任夢璋、朱乃正等一批在當代藝術界享有較高聲譽的畫家作品位列其中,92幅油畫中,中國美協主席靳尚誼2002年創作的《薩馬蘭奇》肖像最受矚目。有藏界人士猜測,這批油畫可能會被安排在今年秋季大拍中再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