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港澳版奧運紀念鈔發行量比較大,適合大眾參與,自認為能短線駕馭的人基本上都是10張、50張地買,風險相應增加。而內地版的奧運紀念鈔價格高、數量少,所以只能一張兩張地買,承擔風險也就小。結果,現在賠得很慘的就是買香港鈔的人。香港鈔最高曾到210元,澳門鈔390元,而現在價格基本一致了,都在100多元,看上去是澳門鈔跌得比香港鈔多,但其實香港鈔“套”的人最多,因為它成交比澳門鈔活躍。
雖然現在香港鈔反彈了,但多數人都是至少150元以上買入的,即便反彈到一百三四,再沖破150元難度比較大,買15張香港鈔才相當于內地奧運鈔一張。
和香港鈔“同病相憐”的是奧運貴金屬紀念幣,在奧運會舉行期間,三組奧運金銀幣的價格已經震蕩,奧運會結束后更是一路下跌。目前,第一組奧運金銀幣價格最高在1.6萬元左右,不過它是從兩萬多跌到目前這個價格的;第三組奧運金銀幣上市時比較高,正好趕上國際金價高漲,1.5萬多元才能買到,現在跌到了1萬元。
最近奧運流通幣紀念幣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反彈,成交比較活躍,8枚3組奧運流通幣禮盒190元左右,無論成交量和價格,都反映出人們對這個品種的認可。
套牢最深的是第三組奧運金銀幣,從1.5萬跌到1萬元,5個月跌5000元,第一組金銀幣本身上市價格就比較低,從9000多走到2.3萬,而且在2萬元停留很長時間。第二組金銀幣也曾在1.6萬停留很長時間。收藏者認為,第三組奧運金銀幣定位是最不合理的,三組金銀幣國家發行價是8300多元,但第三組一上市就漲到了1.5萬,有人說現在即使跌到1萬元,出手也能賺錢呀!但能以發行價買到的人極為有限,多數人都是在1萬元以上買入的,因為金幣總公司及各門市部投放量非常有限,一個點只投放30套、50套,大多數人根本買不到,只能在收藏市場上購買。
近兩年幣市資金大量流向奧運題材紀念幣,以致其他的金銀幣都沒有什么表現,從現在市場情況看,第一組奧運金銀幣是2006年發行的,運作了兩年,才從1.1萬上升到兩萬元出頭。現在奧運會已經結束,再運作的意義已經不大。還不如把眼光放開,再去市場上尋找其他合適的金銀幣投資品種。比如生肖系列、京劇系列、《紅樓夢》、《西游記》等文學名著系列中,作為領頭羊的金幣居多。
生肖紀念幣一套一枚和奧運流通紀念幣發行量一樣,都是1000萬枚,但是奧運流通幣是一套兩枚,等于是2000萬枚發行量。奧運金幣4萬枚的發行量也超出其他品種,生肖金幣發行量一般都不超過3萬枚,像1/2盎司金幣貴妃醉酒、《紅樓夢》等,都是8000到1萬枚的發行量,市場發行量比較低,大家都能接受,比如貴妃醉酒金1999年時兩千六七,去年到過2.8萬,現在還保持在2.2萬。
沒有十幾萬資金做不了金銀幣投資,不僅買入必須走在別人的前面,出貨也得出在別人的前面,否則就有風險,一種是獲利損失,一種是追高損失,比如第三組奧運貴金屬紀念幣,如果1.5萬買入,現在1萬元勉強能出手,而到了幣商那兒的接貨價就更低了。
門票車票收藏需從長計議
奧運會門票收藏曾一度緊俏,以中國奪金的比賽場次如中美籃球賽,中美、中巴女排賽,體操等項目門票為熱門。而其中,女子48公斤級舉重和劉翔110米欄的比賽門票在賽后更是藏家尋覓的品種。以陳燮霞奪金賽門票為例,票面價為30到200元,而在誕生中國代表團第一金后,有心的藏家甚至愿意出千元高價求購。
奧運會比賽門票收集全難度非常大,而且未使用的門票少之又少,所以“北京2008年奧運會紀念門票珍藏冊”將于9月21日上市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珍藏冊包括了全套北京奧運會門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閉幕式和35個比賽項目的決賽門票。不過,這套奧運門票不能單獨購買,它們分別和1枚1/2盎司金質紀念章、1個奧運門票讀卡器、38枚福娃運動造型紀念章、39枚福娃運動造型郵票裝幀成冊,發行量分別為10000、50000、25000、100000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