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_JiBi.Net>>錢幣報道>>古泉園地>>最新信息>>正文
         
        湘江撈出一枚226年前的日本錢幣
        發布日期:10-12-17 08:44:1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湘潭晚報 作者:

          銹跡斑斑的“仙臺通寶”。(白楊 攝)

          ■市文物管理處介紹,這枚古幣鑄于226年前,在日本流通僅四年

          ■日本古幣為何會流落湘潭,目前仍是不解之謎

          一枚226年前的日本錢幣“仙臺通寶”,躺在我市楊梅洲附近的湘江河床里。12月15日,市民黃先生帶著它來到市文物管理處尋找答案。

          黃先生介紹,幾天前,他在楊梅洲與十萬垅大堤之間的湘江河道里用磁鐵撈廢鐵,意外撈出一枚銹跡斑斑的古錢幣。這枚古幣與平常的方孔銅錢基本相似,只是常見的銅錢外圍輪廓是圓的,而它是方的。這枚古幣上鑄有繁體“仙臺通寶”字樣,其中“仙”字非常清楚,基本沒有被銹蝕。

          黃先生說,他喜歡收藏古錢幣,從西周到清代各個時期的國內古錢幣都有所涉獵,“乾隆通寶”、“雍正通寶”等尤其見得多,唯獨沒有見過這種帶有日本地名“仙臺”的鐵錢。

          市文物管理處盛兆華先生仔細觀察了這枚古幣后解釋說,日本“明治維新”之前,各行各業都盛行向中國人學習,鑄造錢幣也不例外。“仙臺通寶”鑄于日本光格天皇天明四年(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有銅、鐵兩種材質,鐵質的居多。這種錢呈方形、窄緣、圓角,俗稱“角錢”。面文“仙臺通寶”系楷書中文,文筆清秀。“仙臺通寶”限定在奧陸、松平境內通用,后因錢價日賤而遭民怨,流通僅四年。

          至于這枚鐵錢為何會流落于湘江湘潭楊梅洲河段,盛兆華先生覺得有點意外。他說,明、清時期,國人閉關自守的思想很嚴重,盡管我市楊梅洲附近的窯灣曾一度是商業繁華地帶,但日本商人來潭的可能性很小。他認為,有可能是抗戰時期日本軍人帶過來的,亦或是其他人因其他原因帶到湘潭,而后不慎落入湘江的。總之,這枚“仙臺通寶”無論從收藏,還是從研究中日商業文化的角度上說,都具有一些價值。

        精彩圖片
        通貨中的經典,歷史文
        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
        特別推薦
        ·金兔銀兔落盤中,賀歲祈福民俗風
        ·克勞斯舉行“年度最佳硬幣”評選
        ·唐培里儂推出紀念瓶裝
        ·佳士得佳釀專場拍出8032萬
        ·Hublot 30周年紀念限量腕表
        ·喝杯酒暖身 5種最適合女人的酒
        ·蕭邦發布最新IMPERIALE系列腕表
        ·英國推出迷你保時捷
        ·七棟異域風情別墅的精品感受
        ·梵克雅寶定制圣誕的奢華禮物
        交易頻道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