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前景看升 春拍首戰“三孔布”刷新紀錄 |
家來競拍最心儀的收藏佳品,但也有很多有錢人只是來投資的,他們只要看著好看,拍品又有一定名譽度,就拼命舉牌。這些人缺乏專業收藏知識,對拍品一無所知,與真正的收藏相去甚遠。 一位資深藏家也表示了他的擔憂。他認為,錢幣拍賣的價格存在虛高現象,是因為有人在背后炒作資本,長此以往,真正的藏家會越來越少。 郭學廣指出:“我們做的是收藏品,與市場行為是分開的。它們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炒作行為會把某一個品種炒得很高,但對收藏品市場沒有影響。相反,投資市場狀況不好的情況下,收藏品市場仍然火爆。例如第三套和第四套人民幣的漲價就是一種商業運作。我們做拍賣的主要內容是做收藏品,當然也會考慮藏家的需求,對退出市場的人民幣進行拍賣,但它不是重點。對于部分錢幣,可能會有投資行為,但是在一個大好的境況下才會出現這種情況,這種市場行為的基礎是大家對此的關注。” 孤品戰國古錢武陽三孔布 在本次嘉德2010春拍古錢專場中,存世孤品——戰國趙鑄大型“武陽”背“一兩”三孔布經過近40次激烈競價,最終以352.8萬元人民幣成交,創出古錢拍賣新紀錄。 這枚“武陽”三孔布,通長74毫米,腰寬35毫米,重15.5克,屬于大型布,為老生坑傳世品。其文字清晰,銅質微紅;面、背周沿有邊廓;澆口在首部,合范較為準確,鑄造精美。面文“武陽”兩字上下書寫,“陽”字左右兩邊分距較大,與“武”字呈三足鼎立之勢;背首穿孔上鑄有數字“十五”,背文“一兩”字體稍傾斜。 三孔布是戰國末年秦占趙后趙地所鑄貨幣。獨具的特征是:布首及兩足各有一只圓孔,故稱“三孔布”。面文多為地名,背文有紀重和紀值文字。三孔布鑄造精工,形制奇特,品相端美,傳世及出土數量極微,迄今國內僅藏數十枚,是中國古錢“五十珍”之一。實物除博物館藏品外,大多流散海外。這枚面文為“武陽”古地名的大型三孔布,是目前發現的惟一孤品,被著錄過多次,并在陜西省博物館等多處重大博物館中展覽過,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和眾多藏家關注,其學術價值極高。對于佐證史料、研討三孔布鑄期以及考究衡制演變和地理位置變遷等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董昆侯曉威) 小百科 如何辨識、鑒定古錢幣
近幾年,古錢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