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上收藏古錢幣很偶然,七八歲時,一位長輩給了我幾枚老銅錢,上面的圖案深深地吸引了我,從此與古錢幣收藏結下不解之緣。”年近四旬的薛普告訴記者,收藏古錢幣對他而言,已是生活的一部分,有時拿著一枚古錢幣不知不覺能端詳一兩個小時。
有貨幣始祖之稱的貝幣、象形的刀幣和布幣、秦漢時期的五銖錢……采訪中,薛普給記者展示了他收藏的不同時期、形態各異的古錢幣。中國古代各朝代發行的具有代表性的錢幣,薛普幾乎都有。這些年,為了收集古錢幣,他跑遍了大江南北。雖然辛苦,但他卻樂得其所。“買到一枚珍貴的古錢幣對我而言,感覺如同中了大獎。”薛普打趣地說。
“你瞧這枚"一刀平五千",是王莽篡漢后為緩和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實行改革時發行的貨幣,面值相當于5000枚五銖錢。盡管王莽的改革是失敗的,但他所發行的一系列錢幣卻是古錢幣史上的精品。你再看這枚"周元通寶",是五代周世宗柴榮在位時發行的錢幣。當時,銅材緊缺,周世宗便下令毀佛鑄錢,由于這些錢幣多取材于銅制佛像,后來在民間一度流行起了佩帶"周元通寶"之風,老百姓認為可得神靈庇佑……”拿起一枚古錢幣,他總能給記者講述一段故事,用他的話說,把這些古錢幣按年代排列起來,就是一部貨幣版的中國古代史。
聽著薛普的講述,記者這個門外漢仿佛穿越了一回歷史,真切地體會到收藏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