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認證中心在北京召開了“遼金錢幣價格認證座談會”。內蒙自治區、湖北、遼寧省、上海市價格認證中心的領導出席。會議還邀請了中國錢幣學會副理長、原中國錢幣博物館館長兼中國錢幣學會秘書長戴志強先生,《遼金錢幣》作者、錢幣收藏家李衛先生,《契丹錢樹》、《契丹錢幣》、《契丹符牌》作者、錢幣收藏家裴元博先生和陳傳江先生,《古錢幣收藏與市場價格》作者張化中先生,以及北京誠軒、中國嘉德、天津金皇等北京附近的部分錢幣收藏和拍賣、經營人士參加。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認證中心的分管領導以及綜合部、鑒定部、復核部、認證部、審價部和中國價格協會價格評估鑒證分會的領導也參加了會議。
價格認證中心系統在全國設有2989個機構,承擔全國涉案、涉稅、涉紀檢監察案件中價格不明或者價格有爭議的財物價格鑒定、復核裁定和最終復核裁定。其中股票、無形資產、不可再生物品價格鑒定難度較大。古錢幣價格鑒定是不可再生物品價格鑒定中的一個項目。從2006年起,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認證中心將不可再生物品價格鑒定技術操作規范課題研究分發到上海、湖北、遼寧、內蒙及廣州等地價格認證中心承擔,其中《遼金西夏元錢幣價格鑒定技術操作規范》課題研究由內蒙古自治區價格認證中心承擔。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認證中心、中國價格協會價格評估鑒證分會予以協助。遼金錢幣是我國錢幣中品種較少,價格波動較大,爭議較多,價格認定難度較大的品種。解剖遼金錢幣這只“麻雀”,取得經驗后可以為其它類似物品價格認定提供示范,進一步推動“不可再生物品價格鑒定技術操作規范”課題研究。
這次會議回顧了自2006年以來“價格鑒定技術操作規范”課題研究的情況和成果,內蒙自治區、湖北、遼寧省、上海市價格認證中心領導各自匯報了“不可再生物品價格鑒定技術操作規范”課題研究、特別是古錢幣價格鑒定技術研究的現狀和下一步設想。與會的各位專家介紹了當前遼金錢幣的發現、收藏和市場狀況,對遼金錢幣的真仿問題也進行了分析,并對會上提交的“遼金錢幣價格鑒定技術操作規范課題研究調研問卷(稿)”提出了修改意見和建議。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認證中心陳峻主任也對《遼金西夏元錢幣價格鑒定技術操作規范》課題研究談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出要正確認識當前市場古玩價格的性質,區分消費品價格和投資品價格,并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鑒定;要根據